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ㄐㄩ

衤部 共13画 左右结构 88FE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衤部

13画

8画

左右结构

ju

形声字

PUND

LSJR

WTEJ

37264

5957

8153

88FE

[4523451312251] 点、横撇/横钩、竖、撇、点、横折、横、撇、横、竖、竖、横折、横

裾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申集下 部首:衣部

武英殿刻本: 第2682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1119頁,第21

標點整理本: 第1095頁,第7

唐韻》:九魚切;《韻會》:斤於切,𡘋音居。
爾雅・釋器》:衱謂之裾。〔郭註〕衣後裾也。
釋名》:裾,倨也,倨倨然直,亦言在後常見踞也。
孔叢子・儒服》:子高衣長裾,振褎袖,方屐、麄翣,見平原君。

又,《說文》:衣袍也。

又,《玉篇》:被也。

又,《集韻》:求於切,音渠──義同。

又,居御切,與倨通。
前漢・趙禹傳》:禹爲人廉裾。〔師古註〕裾,亦傲也。

又,《前漢・司馬相如傳》:低卭夭矯裾,以驕驁兮。〔張揖註〕裾,直項也。

注解

〔裾〕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下,康熙部首是衣部

〔裾〕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衤、居,五行属

〔裾〕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jū] ⑴ 衣服的大襟。⑵ 衣服的前后部分。

裾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裾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