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ㄐㄩˋ

扌部 共7画 左右结构 62D2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扌部

7画

4画

左右结构

ju

形声字

RANG

QSS

DHX

51017

2147

3060

62D2

[1211515] 横、竖钩、提、横、横折、横、竖折/竖弯

拒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卯集中 部首:手部

武英殿刻本: 第1018頁,第7

同文書局本: 第425頁,第12

標點整理本: 第372頁,第10

唐韻》:其呂切;《集韻》、《韻會》、《正韻》:臼許切,𡘋音巨。
廣韻》:捍也。
增韻》:禦也。
論語》:其不可者拒之。
荀子・君道篇》:內以固城,外以拒難。

又,與距通。
廣韻》:格也、違也。
玉篇》:抵也。

又,《儀禮・少牢禮》:長皆及俎拒。〔註〕拒讀爲介距之距。俎距脛中,當橫節也。

又,《集韻》:句許切。
正韻》:居許切,𡘋音舉──亦捍也。

又,《集韻》、《韻會𡘋果羽切,音矩──方陳也。
左傳・桓五年》:鄭子元請爲左拒,以當蔡人衞人,爲右拒,以當陳人。

又,《周禮・大宰祀五帝》〔疏〕:西方白帝白招拒。

注解

〔拒〕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中,康熙部首是手部

〔拒〕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扌、巨,五行属

〔拒〕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手,巨声。本义是抵御,抵抗。

〔拒〕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jù] ⑴ 抵挡,抵抗⑵ 不接受⑶ 古同“矩”,方阵。

拒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拒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