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kǎo ㄎㄠˇ

火部 共10画 左右结构 70E4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火部

10画

6画

左右结构

kao

kǎo

形声字

OFTN

FJKS

UOAZ

94827

3628

3130

70E4

[4334121315] 点、撇、撇、点、横、竖、横、撇、横、竖折折钩

烤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辰集中 部首:木部

武英殿刻本: 第1300頁,第7

同文書局本: 第545頁,第16

標點整理本: 第491頁,第16

唐韻》、《集韻》、《韻會𡘋苦浩切,音考。
說文》:枯木。一作槁。
易・說卦》:離爲火,其于木也,爲科上槁。〔註〕草木空中者,必枯槁也。

又,乾魚謂之槀。
禮・曲禮》:祭槀魚曰商。〔註〕槀,乾也,與《周禮》辨魚物爲鱻薧之薧同。

又,《集韻》:口到切,音靠──義同。

又,《唐韻》:古老切,音縞──槀本,藥名也。
荀子・大略篇》:蘭茝藁本。

又,枯槀之槀,亦讀作縞。
禮・樂記》:止如槀木。

又,積也。
左傳・哀三年》:富父槐,去表之槀,道還公宮

又,與𮆥通。馬融〈長笛賦〉:持箭槀而莖立。〔註〕箭、槀,二竹名。

注解

〔槀〕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中,康熙部首是木部

〔槀〕字是多音字,拼音是gǎo、kǎo、kào,上下结构,可拆字为高、朩

〔槀〕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gǎo] ⑴ 同“槁”。干枯。《集韻•晧韻》:“槀,《説文》:‘水〔木〕枯也。’或書作槁。”⑵ 通“稾”。草;草率。《後漢書•馬援傳》:“援妻孥惶懼,不敢以喪還舊塋,裁買城西數畝地槀葬而已。”⑶ 东汉县名。故地在今河北省槀城市。《後漢書•銚期傳》:“使期别徇真定宋子,攻拔樂陽、槀、肥纍。” [gǎo] ⑴ 〔槀本〕香草名,即藁本。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根茎及根可入药。《廣韻•晧韻》:“槀,槀本,藥。”⑵ 箭干。《正字通•木部》:“槀,矢幹曰槀。” [kào] ⑴ 同“槁”。犒劳。后作“犒”。《周禮•地官•序》:“槀人。” [kǎo] ⑴ 同“槁”。

烤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烤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