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ㄅㄛ

扌部 共8画 左右结构 62E8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扌部

8画

5画

左右结构

bo

形声字

RNTY

QIVE

DZXS

53047

2328

1806

62E8

[12153544] 横、竖钩、提、撇折、撇、横撇/横钩、捺、点

拨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卯集中 部首:手部

武英殿刻本: 第1085頁,第8

同文書局本: 第455頁,第11

標點整理本: 第403頁,第2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北末切,音鉢。
說文》:治也。
詩・商頌》:𤣥王桓撥。
公羊傳・哀十四年》:撥亂世,反諸正,莫近於春秋。

又,除也。
前漢・司馬遷傳》:秦撥去古文,焚滅詩書。

又,發揚貌。
禮・曲禮》:衣毋撥。

又,《增韻》:捩開也。又,轉之也。
戰國策》:弓撥矢鉤。〔註〕撥,弓反也。

又,葬具。
禮・檀弓》:廢輴而設撥,竊禮之不中者也。〔註〕撥可撥引輴車,所謂紼也。

又,鼓弦之物。
唐書・蘇頲傳》:皇甫恂使蜀,檄取庫錢,市琵琶捍撥玲瓏鞭,頲不肯予。

又,叱撥,良馬名。

又,《集韻》、《韻會》、《正韻𡘋蒲襏切,音跋──絕也。
詩・大雅》:枝葉未有害,本實先撥。〔疏〕撥者,撥去之,去其餘根,故猶絕也。

又,《》:〔朱傳〕叶方吠切,音廢。又,叶必列切,音龞──義𡘋同。

又,《唐韻》、《集韻𡘋普活切,音潑──芟草也。與發同,亦作𢯸

又,撥剌,張弓貌。張衡〈思𤣥賦〉:彎威弧之撥剌。〔註〕剌,音力達反。

又,《史記索隱》:房越切,音伐──謂大楯也。
史記・孔子世家》:會于夾谷,齊有司請奏四方之樂,于是旍旄羽祓、矛戟劒撥,鼓譟而至。
集韻》作瞂。

注解

〔撥〕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中,康熙部首是手部

〔撥〕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扌、發

〔撥〕字造字法是形聲。从手,發聲。本义是治理。

〔撥〕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bō] ⑴ 治理;整頓。如⑵ 分開;撥開。⑶ 指點。如⑷ 碰撞;摩擦。⑸ 彈撥絃樂器。又指套在指上的撥弦工具和彈奏的一種手法。⑹ 潑;灑潑。⑺ 掉轉。⑻ 分出;調配。如⑼ 廢棄;除去。⑽ 滅絕;斷絕。⑾ 不正。⑿ 梳具。⒀ 用同“醱”。再釀酒。⒁ 方言。給,給予。⒂ 紼,牽引靈車的繩子。 [fá] ⑴ 通“瞂”。大盾。

拨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拨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