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biāo ㄅㄧㄠ

木部 共15画 左右结构 6A19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木部

15画

11画

左右结构

biao

biāo

SSFI

DMWF

FFBK

41991

6A19

[123412522111234] 横、竖、撇、点、横、竖、横折、竖、竖、横、横、横、竖钩、撇、点

標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辰集中 部首:木部

武英殿刻本: 第1311頁,第9

同文書局本: 第550頁,第12

標點整理本: 第496頁,第12

唐韻》:甫遙切;《集韻》、《韻會》、《正韻》:𤰞遙切,𡘋音猋──木末也。
管子・霸言篇》:大本而小標。
淮南子・天文訓》:本標相應。

又,高枝曰標。
莊子・天地篇》:上如標枝,民如野鹿。

又,表也。
禮・投壺》:飮畢之後,司射請爲勝者樹標。
晉書・宣帝紀》:立兩標以別新舊。

又,旌旗也。
淸異錄》:梁祖建火龍標。

又,標樹,位置也。
唐書・王義方傳》:高自標樹。

又,書也。孫綽〈天台山賦〉:名標於奇紀。

又,《說文》:敷沼切,音縹。
廣韻》:方小切,音𥛦──義𡘋同。

說文》作𣠙

注解

〔標〕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中,康熙部首是木部

〔標〕字拼音是biāo,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木、票

〔標〕字造字法是形聲。从木,票聲。本义是樹梢。

〔標〕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biāo] ⑴ 樹梢。也泛指末梢。《玉篇•木部》:“標,木末也。”《莊子•天地》:“上如標枝,民如野鹿。”⑵ 頂端。《玉篇•木部》:“標,顛也。”⑶ 柱竿之類。《淮南子•本經》:“標株欂櫨,以相支持。”⑷ 旗幟。《徐霞客遊記•滇遊日記六》:“雲幙霞標,屏擁天際。”⑸ 指事物非根本性的一面。與“本”相對。《淮南子•天文》:“物類相動,本標相應。”⑹ 古代指北斗七星的第五至第七星。《史記•天官書》“北斗七星”⑺ 始。與“終”相對。《素問•天元紀大論》:“少陰所謂標也,厥陰所謂終也。”⑻ 標舉;樹立。《玉篇•木部》:“標,標舉也。”⑼ 顯出;表明。宋蘇耆《題虎丘》:“虎踞標靈跡,危樓杳靄閒。”⑽ 標志,符號。五代徐鍇《説文繫傳•木部》:“標之言表也。《春秋左傳》謂路旁樹為道表,謂遠望其標以知其道也。”⑾ 署名;書題。《廣雅•釋詁四》:“標,𦘠(書)也。”⑿ 用比價方式承包工程或買賣貨物的手續⒀ 清督撫等所轄綠營兵編制名稱。相當於後來的團。清王士禛《忠毅孟公神道碑銘》:“秦省七鎮及督撫各標官兵九萬八千有奇。”⒁ 古代兵器名。《正字通•木部》:“標,標子,槍名。今滇兵用標槍三枝,空中手擲,謂之標子。”⒂ 榜樣;代表。《晋書•王羲之傳附王楨之》:“楨之曰:‘亡叔一時之標,公是千載之英。’”⒃ 格調;風度。南朝齊孔稚珪《北山移文》:“夫以耿介拔俗之標,蕭灑出塵之想,度白雪以方絜,干青雲而直上,吾方知之矣。”⒄ 標致,俊美。宋高似孫《剡録•草木禽魚詁》:“緑葉抽條,生於首峰之側;紫花標色,出自鄭巖之下。”⒅ 威風;脾氣。明湯顯祖《牡丹亭•閨塾》:“好箇標老兒,待换去。”⒆ 同“摽”。擲;刺。漢劉向《新序•雜事四》:“曹劌請盟,桓公遂與之盟。已盟,標劍而去。”⒇ 同“瞟”。緊緊盯住。《西遊記》第八十二回:“行者遠遠的標着那兩怪,漸入深山。”

標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標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