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kùn ㄎㄨㄣˋ

目部 共12画 左右结构 774F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目部

12画

7画

左右结构

kun

kùn

HLSY

BUWD

LJF

66000

774F

[251112512341] 竖、横折、横、横、横、竖、横折、横、竖、撇、点、横

睏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丑集上 部首:囗部

武英殿刻本: 第502頁,第13

同文書局本: 第217頁,第20

標點整理本: 第149頁,第17

古文: 𣏔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苦悶切,坤去聲。
說文》:故廬也。从木在囗中。徐鍇曰:舊所居廬,故其木久而困獘也。
六書本義》:木在囗中,木不得申也,借爲窮困、病困之義。

又,卦名。
易・困卦》:象曰:澤無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又,〈序卦〉:升而不已則困。

又,《廣韻》:窮也、苦也。
書・大禹謨》:不廢困窮。
禮・中庸》:事前定則不困。又,《史記・范雎蔡澤傳:二子不困阸,惡能激乎。

又,瘁也,倦極力乏也。
後漢・耿純傳》:世祖至營,勞純曰:昨夜困乎。

又,憂愁也。
書・盤庚》:汝不憂朕心之攸困。

又,亂也。
論語》:不爲酒困。〔註〕言不爲酒所困而及亂也。

又,不通也。
禮・中庸》:或困而知之。
論語》:困而學之,又其次也。〔註〕謂有所不通也。

又,《孟子》: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註〕事勢窮蹙,以至困於心;衡於慮,然後奮發而興起也。

又,爲人所阸亦曰困。
左傳・宣十四年》:困獸猶鬭,况國相乎。又,叶苦昆切,音坤。
易林》:陽不制隂,宜其家困。

又,叶苦卷切,款去聲。
後漢・竇何傳贊》:上惽下蔽,人靈動怨,將糾邪慝,以合人願;道之屈矣,代離凶困。

注解

〔困〕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上,康熙部首是囗部

〔困〕字拼音是kùn,全包围结构,可拆字为囗、木,五行属

〔困〕字造字法是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囗( wéi ),象房的四壁;里边是生长的树木。本义是废弃的房屋。

〔困〕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kùn] ⑴ 陷在艰难痛苦或无法摆脱的环境中⑵ 穷苦、艰难⑶ 包围⑷ 疲乏⑸ 想睡,睡

睏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睏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