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ㄌㄜˋ lēi ㄌㄟ

力部 共11画 左右结构 52D2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力部

11画

9画

左右结构

le lei

lēi

形声字

AFLN 86 、 AFET 98

TJKS

EEYM

44527

0519

3253

52D2

[12212511253] 横、竖、竖、横、竖、横折、横、横、竖、横折钩、撇

勒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子集下 部首:力部

武英殿刻本: 第342頁,第4

同文書局本: 第148頁,第10

標點整理本: 第77頁,第5

唐韻》:盧則切;《集韻》、《韻會》、《正韻》:歷德切,𡘋楞入聲。
說文》:馬頭絡銜也。从革,力聲。一說馬轡也,有銜曰勒,無曰羈。
釋名》:絡也。絡其頭而引之。
玉篇》:馬鑣銜也。
前漢・匈奴傳》:鞌勒一具。

又,《增韻》:抑也。
玉篇》:抑,勒也。

又,刻也。
禮・月令》:孟冬,命工師效功,物勒工名,以考其誠。〔註〕刻名于器,以備考驗。

又,《廣韻》:石虎諱勒,呼馬勒爲轡。

注解

〔勒〕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下,康熙部首是力部

〔勒〕字是多音字,拼音是lè、lēi,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革、力,五行属

〔勒〕字造字法是形声。从革,力声。从“革”,表示与皮革有关。本义是套在马头上带嚼子的笼头。

〔勒〕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lè] ⑴ 套在牲畜上带帽子的笼头⑵ 收住缰绳不使前进⑶ 强制⑷ 统率⑸ 雕刻 [lēi] ⑴ 用绳子等捆住和套住,然后用力拉紧⑵ 方言,强制,逼迫。

勒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勒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