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lián ㄌㄧㄢˊ

⺮部 共19画 上下结构 7C3E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部

19画

13画

上下结构

lian

lián

TYUO 86 、 TOUW 98

HITC

MTUX

88237

7C3E

[3143144134315112234] 撇、横、点、撇、横、点、点、横、撇、点、撇、横、横折、横、横、竖、竖、撇、捺

簾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上 部首:竹部

武英殿刻本: 第2152頁,第15

同文書局本: 第902頁,第4

標點整理本: 第862頁,第23

廣韻》、《正韻》:力鹽切;《集韻》、《韻會》:離鹽切,𡘋音廉──編竹作幃簿也。
釋名》:簾,廉也,自障蔽爲廉恥也。
禮緯》:天子外屛,諸侯內屛,大夫以簾,士以帷。
前漢・王貢傳序》:嚴君平卜筮于成都市,裁日閱數人,得百錢足自養,則閉肆下簾而授《老子》。

又,《韻會》:籜名。

注解

〔簾〕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上,康熙部首是竹部

〔簾〕字拼音是lián,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𥫗、廉

〔簾〕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lián] ⑴ 用竹、葦或布等做成的遮蔽門窗的用具。《説文•竹部》:“簾,堂簾也。”《玉篇•竹部》:“簾,編竹帷也。”⑵ 指某些形狀像簾的設備。清王士禛《趙北口》:“夜火蟹簾多。”⑶ 籜名。《古今韻會舉要•鹽韻》:“簾,籜名。”⑷ 通“匳”。小匣子。《樂府詩集•雜曲歌辭•焦仲卿妻》:“箱簾六七十,緑碧青絲繩。”

簾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簾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