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bǎo ㄅㄠˇ

鸟部 共9画 左右结构 9E28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鸟部

9画

4画

左右结构

bao

bǎo

形声字

XFQG

PJPYM

RRER

27427

7691

8017

9E28

[351235451] 撇、竖弯钩、横、竖、撇、横折钩、点、竖折折钩、横

鸨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亥集中 部首:鳥部

武英殿刻本: 第3552頁,第11

同文書局本: 第1484頁,第5

標點整理本: 第1482頁,第33

廣韻》:博抱切;《集韻》:補抱切;《正韻》:博皓切,𡘋音寶。
說文》:鳥也。郭璞曰:鴇,似鴈無後趾,毛有豹文,一名獨豹。
詩・唐風》:肅肅鴇羽。〔毛傳〕鴇性不樹止。
正義》曰:鴇鳥連蹄,樹止則爲苦,故以喩君子從征役爲危苦也。
𡌨》:鴇性羣居如鴈,自然有行列,故从𠤏──𠤏,相次也。
正字通》:陸佃曰:亦名鴻豹。
易林》曰:文山鴻豹。又,段成式曰:鴇遇鷙鳥,能激糞射之,糞著毛悉脫。
廣韻》亦作䳈、𪁣、䳰。

又,馬名。與駂同,烏驄也。
詩・鄭風》:叔于田,乗乗鴇。〔傳〕驪馬雜毛曰鴇,古字通用。

注解

〔鴇〕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中,康熙部首是鳥部

〔鴇〕字拼音是bǎo,左右结构,可拆字为𠤏、鳥

〔鴇〕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bǎo] ⑴ 鸟名。头小,颈长,体比雁略大,背上有黄褐色和黑色斑纹,善走不善飞。较常见的种类为大鸨,又称“地鵏”。常栖于草原地带,夏时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和东三省西部,冬迁华北。《詩•唐風•鴇羽》:“肅肅鴇羽,集于苞栩。”陸德明釋文:“鴇,似雁而大,無後指。”唐杜甫《桔柏渡》:“急流鴇鷁散,絶岸鼋鼍驕。”《遼史•聖宗紀二》:“以近侍粘米里所進自落鴇祭天地。”⑵ 旧时开设妓院的老妓女或妓女的假母。明朱權《丹丘先生曲論》八:“妓女之老者曰鴇。”《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十娘因見鴇兒貪財無義,久有從良之志。”徐珂《清稗類鈔•婚姻類》:“鴇使院主哀於寳山,願遣女歸。”⑶ 毛黑白相杂的马。也作“鴇”。《詩•鄭風•大叔于田》:“叔于田,乘乘鴇。”毛傳:“驪白雜毛曰鴇。”陸德明釋文:“鴇,依字作駂。”陳奂傳疏:“驪白雜毛,謂黑馬發白色而閒有雜毛者,是曰駂馬。色如鴇,故以鳥名馬也。”

鸨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鸨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