緡
笔顺 反馈

复制

mín ㄇㄧㄣˊ

糹部 共15画 左右结构 7DE1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糹部

15画

9画

左右结构

min

mín

XNAJ

VFRPA

ZYHK

27964

7DE1

[554444515152511] 撇折、撇折、点、点、点、点、横折、横、竖提、横、斜钩、竖、横折、横、横

緡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中 部首: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224頁,第6

同文書局本: 第930頁,第15

標點整理本: 第893頁,第6

廣韻》:武巾切;《集韻》:眉貧切,𡘋音珉。
正韻》:彌鄰切,音民。
說文》:釣魚𦅾也。
詩・召南》:其釣維何,維絲伊緡。
爾雅・釋詁》:緡,綸也。〔註〕繩也,江東謂之緡。

又,《說文》:吳人解衣相被謂之緡。
詩・大雅》:言緡之絲。〔註〕緡,被也。

又,錢貫也。
前漢・武帝紀》:初筭緡錢。〔註〕緡,絲也,以貫錢也。

又,邑名。
左傳・僖二十三年》:齊侯伐宋圍緡。〔註〕緡,宋邑。高平昌邑縣東南有東緡城。

又,《集韻》:呼昆切,音昏──義同。

又,《集韻》:彌延切,音棉──通作緜。

又,《集韻》:弭盡切,音泯。
莊子・則陽篇》:雖使丘陵草木之緡。〔音義〕緡,盛也。

又,《莊子・在宥篇》:當我緡乎。〔音義〕緡,泯合也。

又,《集韻》:美隕切──愍,或作緡,痛也。

注解

〔緡〕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中,康熙部首是糸部

〔緡〕字拼音是mí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糹、昬

〔緡〕字造字法是形聲。又作「緍」。从糸( mì ),昏聲。本义是釣魚繩。

〔緡〕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mín] ⑴ 釣絲。⑵ 穿錢的繩索。⑶ 借指成串的銅錢,亦泛指錢。一千文為一緡。⑷ 以衣物相覆。又指被丝于琴瑟,犹安弦线。⑸ 昏昧;糊塗。⑹ 古諸侯國名。⑺ 姓。 [m] ⑴ 同“湣”。 [mián] ⑴ 〔緡蠻〕小鳥貌。 [hún] ⑴ 合。⑵ 盛。

緡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緡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