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míng ㄇㄧㄥˊ

夕部 共6画 上下结构 540D CJK 基本汉字
说文解字

夕部

6画

3画

上下结构

ming

míng

会意字

QKF

NIR

RSJ

27602

0682

3591

540D

[354251] 撇、横撇/横钩、点、竖、横折、横

名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二上反切武幷切頁碼41頁,第21

名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見,故以口自名。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三反切彌并反頁碼126頁,第2行,第2

名自命也。從夕、口。夕者,冥也,冥不相見,故以口自名。

鍇注臣鍇按:古人云「命世者名是」是也,此會意。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二上反切武幷切古音第十部頁碼224頁,第4許惟賢99頁,第4

名自命也。

段注《祭統》曰:夫鼎有銘。銘者,自名也。此許所本也。《周禮》小祝故書作銘。今書或作名。《士喪禮》古文作銘。今文皆爲名。按死者之銘。以緇長半幅。緽末長終幅。廣三寸。書名于末曰:某氏某之柩。此正所謂自名。其作器刻銘。亦謂稱揚其先祖之德。著己名於下。皆衹云名已足。不必加金旁。故許君於《金部》不錄銘字。從周宫今書,禮今文也。許意凡經傳銘字皆當作名矣。鄭君注經乃釋銘爲刻。劉熙乃云:銘,名也。記名其功也。呂忱乃云:銘,題勒也。不用許說。

从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見。

段注冥,幽也。

故㠯口自名。

段注故从夕口會意。武幷切。十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或以為名與命同,命从令、口,从卪,名亦當从卪口。

古人命、名二字義近,相假借。命从卪,或謂名亦當从卪作名。其說較《說文》為長。銘字《說文》所無,蓋古只用名字。然銘字古書已屢見之矣。

古人命、名二字義近。命从卪,或謂名亦从卪,說較《說文》是。銘,《說文》無,但古書已屢見之矣。

白话解释

名,自称。字形采用“口、夕”会义。夕,天黑。天黑了人们不相见,所以用嘴向别人说自己的名。

字形解说

從甲骨文到楷書,名字字形都是從口、從夕。口是嘴巴,指發聲的器官;夕是黃昏,指時辰。表示天黑時看不清對方,打招呼時乃自報姓名。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

名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76頁,第9字
2陳昌治本第116頁,第10字
3黃侃手批第103頁
4說文校箋第54頁,第3字
5說文考正第47頁,第4字
6說文今釋第164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307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768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52頁,第4字
10說文標整第31頁,第10字
11標注說文第53頁,第5字
12說文注箋第423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2129頁【補遺】第16302頁
14通訓定聲第3453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124頁【崇文】第493頁
16說文句讀第157頁
17章授筆記第64頁,第4字
18古字詁林第二冊,第22頁,第2字
19古字釋要第126頁,第1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