𠄎
字义 反馈

𠄎

复制

nǎi ㄋㄞˇ

乙部 共2画 独体字 2010E CJK 基本汉字
说文解字

乙部

2画

独体字

nai

nǎi

NNLL

NS

Y

2010E

[5]

𠄎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五上反切奴亥切頁碼150頁,第1

𠄎

異體𢎗、乃

𠄎曳詞之難也。象气之出難。凡𠄎之屬皆从𠄎

鉉注臣鉉等曰:今隸書作乃。

𢎧

𢎧古文𠄎

𠄕

𠄕籒文𠄎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九反切年亥反頁碼382頁,第6行,第1

𠄕曳詞之難也。象气之出難。凡乃之屬,皆從乃。

反切………頁碼382頁,第7行,第1

古文乃。

鍇注臣鍇曰:「義見《春秋公羊傳》。

反切………頁碼382頁,第7行,第2

籒文乃。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五上反切奴亥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810頁,第1許惟賢360頁,第4

𠄕曳䛐之難也。

段注《玉篇》䛐作離,非也。上當有者字。曳有矯拂之意。曳其言而轉之。若而,若乃皆是也。乃則其曳之難者也。《春秋》宣八年。日中而克葬。定十五年。日下昃乃克葬。《公羊傳》曰:而者何。難也。乃者何。難也。曷爲或言而,或言乃。乃難乎而也。何注。言乃者內而湥。言而者外而淺。按乃然而汝若,一語之轉。故乃又訓汝也。

象气之出難也。

段注气出不能直遂。象形。奴亥切。一部。

𠄎之屬皆从𠄎

古文乃。

籒文乃。

段注三之以見其意。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乃在蒸部,而在之部。《公羊傳》云:「乃難乎而也」。乃,古讀能,而讀如耐,雙聲相轉。爾,古乃,故爾亦轉為乃。

白话解释

乃,出声说话很难。字形像语气出口很难的样子。所有与乃相关的字,都采用“乃”作边旁。,这是古文写法的“乃”字。,这是 籀文写法的“乃”字。

字形解说

甲骨文作,像一個彎折多重的線條,用以表示發言措詞的為難。金文、戰國文字、篆文承之甲文,而籀文、古文彎折更多。隸書二例,左側增一斜筆,楷書沿之而定體。在六書中屬於指事。有學者以為甲文、金文像一條繩子(《漢字演變五百例》,P.230),可備一說。

乃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297頁,第5字
2陳昌治本第396頁,第3字
3黃侃手批第306頁
4說文校箋第197頁,第1字
5說文考正第186頁,第3字
6說文今釋第669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1177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2686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980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119頁,第10字
11標注說文第194頁,第13字
12說文注箋第1547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5052頁【補遺】第16744頁
14通訓定聲第278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405頁【崇文】第1617頁
16說文句讀第597頁
17說文新證第389頁,第1字
18章授筆記第202頁,第6字
19古字詁林第五冊,第19頁,第1字
20古字釋要第483頁,第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