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niàn ㄋㄧㄢˋ

心部 共8画 上下结构 5FF5 CJK 基本汉字
说文解字

心部

8画

4画

上下结构

nian

niàn

形声字

WYNN

OINP

ODXW

80332

1819

3678

5FF5

[34454544] 撇、捺、点、横撇/横钩、点、斜钩、点、点

廿

念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下反切奴店切頁碼350頁,第15

念常思也。从心今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反切寜店反頁碼851頁,第2行,第2

念常思也。從心今聲。

鍇注臣鍇按:《尚書》曰:「我念爾祖。」常念之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下反切奴店切古音第七部頁碼2008頁,第8許惟賢877頁,第11

念常思也。

段注《方言》曰:念,思也。又曰:念,常思也。許云:懷,念思也。《左傳》引《夏書》曰:念茲在茲。釋茲在茲。名言茲在茲。允出茲在茲。惟帝念功。

从心。今聲。

段注奴店切。七部。

白话解释

念,经常惦记。字形采用“心”作边旁,采用“今”作声旁。

字形解说

甲文從心、亼聲。金文或從心、亼聲,或從心、含聲;含在金文中用作今,亦可解為從心、今聲。戰國文字亦作從心、含聲。從篆文到楷書,念字都是從心、今聲。從心,表示內心的狀態;今聲,表示音讀。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念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690頁,第6字
2陳昌治本第870頁,第10字
3黃侃手批第664頁
4說文校箋第447頁,第14字
5說文考正第415頁,第16字
6說文今釋第1501頁,第7字
7說文約注第2554頁,第4字
8說文探原第5085頁,第3字
9說文集注第2207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273頁,第22字
11標注說文第432頁,第16字
12說文注箋第3592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0296頁【補遺】第17571頁
14通訓定聲第366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891頁【崇文】第3561頁
16說文句讀第1443頁
17古字詁林第八冊,第960頁,第2字
18古字釋要第979頁,第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