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pèi ㄆㄟˋ

雨部 共15画 上下结构 9708 CJK 基本汉字
说文解字

雨部

15画

7画

上下结构

pei

pèi

形声字

FIGH

MBEJB MBEYB

FVAL

10127

7198

8612

9708

[145244444411251] 横、点、横撇/横钩、竖、点、点、点、点、点、点、提、横、竖、横折钩、竖

霈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普蓋切頁碼364頁,第14

異體㳈、沛

沛水。出遼東番汗塞外,西南入海。从水𣎵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一反切補會反頁碼892頁,第5行,第1

沛水,出遼東番汗塞外,西南入海。從水巿聲。

鍇注臣鍇按:《漢書》:「沛岀番汗縣塞外,西南入海。」番音盤;汗音寒。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普葢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2165頁,第1許惟賢942頁,第2

沛沛水。出遼東番汗塞外。西南入海。

段注番音盤。汗音寒。遼東郡番汗。二志同。今奉天府遼陽州,漢遼東郡治也。番汗未聞。《前志》番汗下曰:沛水出塞外。西南入海。沛水亦未聞。

从水。𣎵聲。

段注普葢切。十五部。今字爲顚沛。跋之假借也。《大雅・蕩》傳曰沛,拔也是也。拔當作跋。又本部渿下云沛之也,卽《孟子》沛然莫之能禦意。葢勃然之假借也。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漢沛公字當作𨙶,顛沛當作跋。

入朝鮮。沛郡乃𨙶之借。

顛沛=顛跋。沛然=勃然,沛邑=𨙶邑。

沛公字當作𨙶,顛沛字當作跋。

白话解释

沛,河川。源出辽东番汗塞外,于西南方汇入大海。字形采用“水”作边旁,“巿”是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篆文,形構從水、聲。從水,表示與水相關;聲,表示音讀,也表示茂盛的意思。隸變作,楷定作沛。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沛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720頁,第6字
2陳昌治本第916頁,第4字
3黃侃手批第694頁
4說文校箋第471頁,第12字
5說文考正第434頁,第7字
6說文今釋第1582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2683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5365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317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286頁,第14字
11標注說文第456頁,第7字
12說文注箋第3825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0818頁
14通訓定聲第2724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951頁【崇文】第3801頁
16說文句讀第1536頁
17章授筆記第450頁,第3字
18古字詁林第九冊,第65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1012頁,第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