慽
笔顺 反馈

复制

ㄑㄧ

忄部 共14画 左右结构 617D CJK 基本汉字
说文解字

忄部

14画

11画

左右结构

qi

NDHT 86 、 NDHI 98

PIHF

UHAK

93050

617D

[44213211234534] 点、点、竖、横、撇、竖、横、横、竖钩、撇、点、斜钩、撇、点

慽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下反切倉歷切頁碼357頁,第3

異體

慽憂也。从心戚聲。

附注朱駿聲《通訓定聲》:「今字作慼。」《正字通・心部》:「慽,同慼。」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反切千僻反頁碼866頁,第4行,第1

慽憂也。從心戚聲。

鍇注臣鍇曰:「《春秋左傳》:『晉人戚憂,以重我憂。』近心之切也,今作戚同。」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下反切倉歷切古音第三部頁碼2053頁,第4許惟賢898頁,第4

慽𢝊也。

段注《小明》曰:政事愈戚。傳曰:戚,迫也。又曰:自詒伊戚。傳曰:戚,憂也。按下傳謂戚卽慽之叚借字也。戚者,戉也。

从心。戚聲。

段注倉歷切。古音在三部。或書作慼。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訓憂,為迫戚之憂。蹙與慽同意。

迫切之憂也(引申為迫切)。《說文》無蹙字,=慽。

急迫之憂也。[蹙]《說文》無,與慽義同。

慼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704頁,第15字
2陳昌治本第893頁,第4字
3黃侃手批第677頁
4說文校箋第459頁,第11字
5說文考正第425頁,第6字
6說文今釋第1537頁,第8字
7說文約注第2619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5223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2264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280頁,第14字
11標注說文第445頁,第7字
12說文注箋第365頁,第4字
13說文詁林第10515頁【補遺】第17594頁
14通訓定聲第1141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912頁【崇文】第3645頁
16說文句讀第1480頁
17章授筆記第438頁,第7字
18古字詁林第八冊,第1052頁,第2字
19古字釋要第997頁,第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