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qiāng ㄑㄧㄤ

木部 共14画 左右结构 69CD CJK 基本汉字
说文解字

木部

14画

10画

左右结构

qiang

qiāng

SWYK

DOIR

FOXJ

48967

69CD

[12343445113251] 横、竖、撇、点、撇、捺、点、横折、横、横、撇、竖、横折、横

槍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六上反切七羊切頁碼188頁,第8

槍歫也。从木倉聲。一曰槍,攘也。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一反切褚常反頁碼472頁,第7行,第2

槍歫也。從木倉聲。一曰槍欀也。

鍇注臣鍇按:司馬遷《書》曰:「見獄吏而頭槍地。」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六上反切七羊切古音第十部頁碼1024頁,第2許惟賢451頁,第5

槍歫也。

段注《止部》曰:歫,止也。一曰槍也。按槍有相迎鬬爭之意。《通俗文》曰:剡木傷盜曰槍。今俗作鎗。

從木。倉聲。

段注七羊切。十部。

一曰槍攘也。

段注三字句。攘各本從木。誤。今正。《莊子》在宥。傖囊。崔譔作戕囊。云戕囊猶搶攘。晉灼注《漢書》曰:搶攘,亂皃也。按許無從手之搶。凡槍攘,上從木,下從手。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歫。今火器作槍,非。日本人曰銃,近是。《廣雅》有銃;《說文》有銎字,即銃字。銃乃俗字(木與金相接處必充洞以接)。○攘變為槍,今作搶。

歫也。火器之槍用槍(俗作鎗)字者,非也。日本人呼曰銃,較為不錯。《廣雅》已有銃字(即《說文》之銎字)。

白话解释

枪,抗拒入侵者的器械。字形采用“木”作边旁,“仓”是声旁。一种说法认为,“枪”是“欀”,支撑屋架的部件。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戰國文字至楷書字形皆為從木、倉聲。「木」為樹,作為形符,表示義與木有關;「倉」為儲藏穀物的處所,於此僅作為不示義的聲符,表示音讀。在六書中屬於形聲。規範字作「枪」。

槍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371頁,第4字
2陳昌治本第480頁,第3字
3黃侃手批第372頁
4說文校箋第237頁,第5字
5說文考正第232頁,第6字
6說文今釋第820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1439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3127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1204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146頁,第32字
11標注說文第236頁,第17字
12說文注箋第1898頁,第3字
13說文詁林第6007頁【補遺】第16892頁
14通訓定聲第3608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494頁【崇文】第1973頁
16說文句讀第748頁
17章授筆記第245頁,第9字
18古字詁林第五冊,第885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579頁,第1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