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shǐ ㄕˇ

豕部 共7画 独体字 8C55 CJK 基本汉字
说文解字

豕部

7画

独体字

shi

shǐ

象形字

EGTY 86 、 GEI 98

MSHO

GQ

10232

6269

8525

8C55

[1353334] 横、撇、弯钩、撇、撇、撇、捺

豕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九下反切式視切頁碼314頁,第14

異體豕

豕彘也。竭其尾,故謂之豕。象毛足而後有尾。讀與豨同。凡豕之屬皆从豕。

鉉注桉:今世字誤以豕爲彘,以彘爲豕。何以明之?爲啄琢从豕,蟸从彘。皆取其聲,以是明之。臣鉉等曰:此語未詳,或後人所加。

𢁓

異體𧰧

𢁓古文。

附注段玉裁注:「毛當作『頭四』二字……豕首畫象其頭,次象其四足,末象其尾。」王筠句讀:「徐鉉曰:『(按語)未詳,或後人所加。』」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八反切書爾反頁碼781頁,第6行,第1

𢁓彘也。竭其尾,故謂之豕。象毛足而後有尾。讀與豨同。按:今世字誤以豕爲彘,以彘爲豕,何以明之?爲啄𤥨從豕、蠡從彘,爲取其聲,以是明之。凡豕之屬,皆從豕。

鍇注臣鍇曰:「竭,擧也。」

反切………頁碼782頁,第1行,第1

古文。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九下反切式視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1815頁,第2許惟賢793頁,第4

𢁓彘也。

段注《彑部》。彘,豕也。是二篆爲轉注。《小雅》傳曰:豕,豬也。毛渾言之。許分別言名豕,名彘,名豬之故。

竭其尾。故謂之豕。

段注此與後蹏廢故謂之彘,相對成文。於其音求其義也。《立部》曰:竭者,負舉也。豕怒而豎其尾則謂之豕。

象毛足而後有尾。

段注毛當作頭四二字。轉寫之誤。馬篆下曰:象馬頭髦尾四足之形。象篆下曰:象耳牙四足之形。芉篆下曰:从𦫳,象四足尾之形。豕首畫象其頭。次象其四足。末象其尾。

讀與豨同。

段注《左傳》。封豕長蛇。《淮南書》作封豨脩蛇。式視切。十五部。《廣韵》施是切

按今世字誤㠯豖爲豕,以彖爲彖。何㠯朙之。爲啄琢从豖,蠡从彖皆取其聲。㠯是朙之。

段注此三十三字未必爲許語。而各本譌舛特甚。今正之。啄,琢用豕絆足行之豖爲聲。俗乃作啄,琢。是豖誤爲豕也。蠡从《彑部》訓豕之彖爲聲。俗乃作蠡。是彖誤爲彖也。故皆爲今世字誤。《彑部》曰:彖讀若弛。許書《䖵部》之蠡,《心部》之㥟皆从彖爲聲。在古音十六部。各本譌云今世字誤以豕爲彘,以彘爲豕。何以明之。爲啄𤥨从豕,蟸从彘皆取其聲。不可讀。或正之。又不知蠡之本彖聲,而非从彖也。

凡豕之屬皆从豕。

古文。

段注古文與亥同字。說詳《亥部》。按此下當有象髦足三字。猶㣇下云象髦足也。丿象髦。󰎎象足。󰎎象爪字也。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豕【豨】

豕、尾皆十五部字,《說文》以聲訓(豕即从尾來?)。

白话解释

豕,小猪。尾巴极短,所以称它为“豕”。字形像有毛足、后部的尾。按:今天的“丗”字,误以豕为彘,以彘为豕。凭什么明确它们?因为“啄”、“琢”等字都采用“豕”作边旁,“蟸”字采用“彘”作边旁,都用“豕”作声旁,以此确定它们的区别。所有与豕相关的字,都采用“豕”作边旁。,是古文写法的“豕”。

字形解说

甲骨文之,以直立側面之形示意,上像豕頭,中像腹部、兩腳,下像尾。金文一、二例純以圖畫示意,酷肖豕形;第三例以線條表現,仍可看出,上像豕頭,左像腳,中像身,右像尾。戰國文字對應金文第三例,上像頭、腳,下像尾,然而形體走樣不少。篆文和金文第三例近似,上像頭,左像腳,中像身,右像尾。字經隸書,體變作,失形甚多,楷書沿之而定體,也就不易瞭解其原形了。以上諸形,都據具體的實象造字。在六書中屬於象形。

豕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622頁,第1字
2陳昌治本第785頁,第4字
3黃侃手批第600頁
4說文校箋第403頁,第4字
5說文考正第377頁,第5字
6說文今釋第1359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2317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4674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007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246頁,第4字
11標注說文第390頁,第8字
12說文注箋第3237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9427頁【補遺】第17430頁
14通訓定聲第2409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816頁【崇文】第3261頁
16說文句讀第1293頁
17說文新證第732頁,第1字
18古字詁林第八冊,第372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901頁,第3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