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shǒu ㄕㄡˇ

手部 共4画 独体字 624B CJK 基本汉字
说文解字

手部

4画

独体字

shou

shǒu

象形字

RTGH

Q

MD

20500

2087

4254

624B

[3112] 撇、横、横、弯钩

手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書九切頁碼400頁,第7

手拳也。象形。凡手之屬皆从手。

𠂿

異體𡴤

𠂿古文手。

附注徐灝注箋:「象指、掌之形。小篆中畫微曲,書勢取茂美也。」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三反切式九反頁碼962頁,第4行,第1

𠂿拳也。象形。凡手之屬,皆從手。

鍇注臣鍇曰:「五指之形。」

反切………頁碼962頁,第5行,第1

古文手。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書九切古音第三部頁碼2372頁,第1許惟賢1031頁,第1

𠂿拳也。

段注今人舒之爲手。卷之爲拳。其實一也。故以手與拳二篆互訓。

象形。

段注象指掌及𢯲也。書九切。三部。

凡手之屬皆从手。

古文手。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拳,在《說文》應作卷。

白话解释

手,可以握成拳。字形像五指张开的手。所有与手相关的字,都采用“手”作边旁。,这是古文写法的“手”。

字形解说

金文之,像五指和手臂相連的樣子,只是中指方向不同而已。篆文承於金文第一例,顯而易見。字經隸書,形變作,手臂左彎,頗失其形,楷書沿之,稍易其形而定體。古文,像五指連臂之形,僅多一飾畫,不影響其音、義。以上諸形,都據具體的實象造字。在六書中屬於象形。有學者以甲文沒「手」字,有「丑」字,丑是三指連臂之形,是「手」的初文,則丑屬象形,手屬變體象形(《文字析義》,P.419),可備一說。

手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789頁,第7字
2陳昌治本第1006頁,第4字
3黃侃手批第758頁
4說文校箋第524頁,第8字
5說文考正第473頁,第3字
6說文今釋第1736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2932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5868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523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314頁,第1字
11標注說文第502頁,第7字
12說文注箋第4165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1711頁【補遺】第17782頁
14通訓定聲第1061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1040頁【崇文】第4157頁
16說文句讀第1708頁
17說文新證第844頁,第1字
18古字詁林第九冊,第601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1104頁,第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