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tán ㄊㄢˊ

氵部 共15画 左右结构 6F6D CJK 基本汉字
说文解字

氵部

15画

12画

左右结构

tan

tán

形声字

ISJH

EMWJ

VFKE

31146

3389

4422

6F6D

[441125221251112] 点、点、提、横、竖、横折、竖、竖、横、竖、横折、横、横、横、竖

潭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徒含切頁碼362頁,第9

𤅦

異體

𤅦水。出武陵鐔成玉山,東入鬱林。从水𪉷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一反切田南反頁碼888頁,第4行,第1

𤅦水,出武陵鐔成玉山,東入鬰林。從水覃聲。

鍇注臣鍇按:《漢書》:「鐔成縣,潭水所出,東至阿林入鬱林,過郡二行七百二十里。」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徒含切古音第七部頁碼2119頁,第1許惟賢925頁,第2

𤅦潭水。出武陵鐔成王山。東入鬱林。

段注林字賸。當刪。俗人不知鬱爲水名。《漢志》洭水入鬱,離水入鬱,亦皆沾林矣。王,《集韵》引作玉。《韵會》引作五。《漢志》作玉。未審當何從。武陵郡鐔成,二志同。《前志》鐔成下曰:玉山,潭水所出。東至阿林入鬱。過郡二。行七百二十里。過郡二者,武陵鬱林也。今廣西潯州府阿林廢縣,漢縣也。鬱林郡廣鬱下曰:鬱水首受夜郞豚水。東至番禺郡四會入海。過郡四。行四千三十里。過郡四者,牂柯蒼梧鬱林南海也。潭水卽今福祿江。源出苗地。東南至今貴州黎平府西爲古州江。東至永從縣南。合彩江爲福祿江。入廣西畍。至桺城縣爲桺江。又東南經象州。至潯州府城北曰潯江。此爲廣西之右江。亦曰北江。合廣西左江。亦曰南江。卽所謂入鬱也。唐始置潯州。以北潯江爲名。潯江卽古潭水。古二字同音。因改其字耳。今人上流爲桺江。下流爲潯江。漢人統曰潭。下流亦曰澑。潭與澑實一水也。按鬱水,今嶺外之盤江。由雲南貴州廣西至廣東爲西江,入海者也。《淮南書》曰:始皇使尉屠睢發卒五十萬。爲五軍。一軍守鐔成之嶺。一軍守九疑之寨。一軍處番禺之都。一軍守南埜之畍。一軍結餘干之水。皆謂今之嶺也。漢鐔成縣故城,在唐之朗溪縣,今之湖南沅州府黔陽縣。王山葢在嶺。故潭水流嶺外東入鬱也。嶺北之水多入沅。

从水。𪉷聲。

段注徒含切。應劭音淫。七部。按今義訓爲深。取從覃之意也。或訓水側。與潯同也。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罙潭當作覃,長也。

訓深者乃罙之借。潭潭乃沈沈之借。

深水曰潭者(如龍潭),當是借為覃,罙等字。

今用之潭字當作覃,作罙亦可。

白话解释

潭,深渊的水。水出于武陵鐔成玉山,向东注入鬱林。字形采用“水”作边旁,“覃”是声旁。

字形解说

金文之字形從水、(古文覃)聲,篆文從水、覃聲。從水,表示與水相關;覃聲,表示聲音。隸變作,楷定作潭。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潭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715頁,第9字
2陳昌治本第909頁,第6字
3黃侃手批第689頁
4說文校箋第467頁,第12字
5說文考正第431頁,第10字
6說文今釋第1565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2657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5310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2300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284頁,第18字
11標注說文第452頁,第8字
12說文注箋第3759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0709頁【補遺】第17621頁
14通訓定聲第409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937頁【崇文】第3745頁
16說文句讀第1513頁
17章授筆記第446頁,第1字
18古字詁林第九冊,第39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1007頁,第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