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ㄉㄧˋ ㄊㄧˋ tuí ㄊㄨㄟˊ

弓部 共7画 独体字 5F1F CJK 基本汉字
说文解字

弓部

7画

独体字

di ti tui

tuí

象形字

UXHT

CNLH

UDYZ

80227

1717

2160

5F1F

[4351523] 点、撇、横折、横、竖折折钩、竖、撇

弟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五下反切特計切頁碼176頁,第2

弟韋束之次弟也。从古字之象。凡弟之屬皆从弟。

𠂖

異體𠂙

𠂖古文弟从古文韋省,丿聲。

附注段玉裁注:「以韋束物,如輈五束、衡三束之類。束之不一,則有次弟也。引申之為凡次弟之弟,為兄弟之弟,為豈弟之弟。」朱芳圃《殷周文字釋叢》:「弟象繩索束弋之形。繩之束弋,展轉圍繞,勢如螺旋,而次弟之義生焉。」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反切笛計反頁碼436頁,第2行,第1

𠂖韋束之次第也。從古字之象。凡弟之屬,皆從弟。

鍇注臣鍇曰:「積之而順,不相戾者莫近於韋,故取名於韋束之次弟。」

反切………頁碼436頁,第4行,第1

古文弟從古文韋省,丿聲。

鍇注臣鍇曰:「丿音曳。」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五下反切特計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943頁,第1許惟賢416頁,第5

𠂖韋束之次弟也。

段注以韋束物。如輈五束,衡三束之類。束之不一則有次弟也。引伸之爲凡次弟之弟,爲兄弟之弟,爲豈弟之弟。《詩正義》引《說文》有第字。

从古文之象。

段注文各本作字。今正。《說文》小篆有从古文之像似者凡三。曰弟,曰革,曰民。皆各像其古文爲之。特計切。十五部。

凡弟之屬皆从弟。

古文弟。从古文韋省。

段注古文韋見《韋部》。

丿聲。

段注丿,右戾也。房密、匹蔑二切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與剃音近。「豈弟」訓樂易,易、弟音近。

白话解释

弟,用牛皮缠绕的次序。篆文采用古文字形。所有与弟相关的字,都采用“弟”作边旁。

字形解说

甲骨文、金文像繩索束弋之形,當中豎筆,像弋之形。繩之束弋,輾轉圍繞,盤旋而上,自有次第、順序之義。戰國楚簡與篆文最為形似,篆文隸變作「弟」。《說文》:「弟,韋束之次弟也。从古文之象。,古文弟,从古文韋省,丿聲。」又「韋,獸皮之韋。」以為六書屬於從韋、丿聲之形聲。韋,即圍,纏繞之義,會合次第、順序之義,「弟」當從弋、從己,正像纏繞之繩索,像繩索輾轉纏繞於物品之上,後引申為「兄弟」之「弟」,轉注為從竹、弟聲的「第」字,保留其本義,本義為次第。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

弟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349頁,第6字
2陳昌治本第448頁,第4字
3黃侃手批第351頁
4說文校箋第221頁,第9字
5說文考正第218頁,第17字
6說文今釋第766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1338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2956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121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138頁,第1字
11標注說文第220頁,第7字
12說文注箋第1764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5672頁【補遺】第16837頁
14通訓定聲第2311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459頁【崇文】第1833頁
16說文句讀第691頁
17說文新證第477頁,第1字
18章授筆記第232頁,第9字
19古字詁林第五冊,第710頁,第1字
20古字釋要第553頁,第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