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tiáo ㄊㄧㄠˊ diào ㄉㄧㄠˋ zhōu ㄓㄡ

讠部 共10画 左右结构 8C03 CJK 基本汉字
说文解字

讠部

10画

8画

左右结构

tiao diao zhou

tiáo diào zhōu

形声字

YMFK

IVBGR

SLBJ

37720

6148

2187

8C03

調

[4535121251] 点、横折提、撇、横折钩、横、竖、横、竖、横折、横

調

调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三上反切徒遼切頁碼71頁,第11

調

調和也。从言周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五反切笛遼反頁碼200頁,第6行,第1

調和也。從言周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三上反切徒遼切古音第三部頁碼372頁,第4許惟賢167頁,第8

調龢也。

段注龢各本作和今正。《龠部》曰:龢,調也。與此互訓。和本係唱和字。故許云相應也。今則槩用和而龢廢矣。

从言。周聲。

段注徒遼切。古音葢在三部。

白话解释

调,以柔性言辞促进双方合和。字形采用“言”作边旁,采用“周”作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篆文。篆文作從言、周聲。隸書、楷書同。「調」的本義是調和,調和主要用言語,因此從「言」表義;調和要力求周當、周延,因此聲符「周」有兼義的功能。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調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141頁,第13字
2陳昌治本第201頁,第7字
3黃侃手批第162頁
4說文校箋第96頁,第12字
5說文考正第91頁,第11字
6說文今釋第319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555頁,第4字
8說文探原第1303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477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58頁,第6字
11標注說文第97頁,第4字
12說文注箋第727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2980頁【補遺】第16437頁
14通訓定聲第1011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199頁【崇文】第793頁
16說文句讀第277頁
17古字詁林第三冊,第33頁,第2字
18古字釋要第258頁,第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