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wēi ㄨㄟ

山部 共20画 上下结构 5DCD CJK 基本汉字
说文解字

山部

20画

18画

上下结构

wei

wēi

形声字

MTVC

UHVI

LLZN

22413

1550

4601

5DCD

[25231234531325113554] 竖、竖折/竖弯、竖、撇、横、竖、撇、点、撇点、撇、横、撇、竖、横折、横、横、撇、竖弯钩、撇折、点

巍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九上反切牛威切頁碼304頁,第18

異體𡿁

巍高也。从嵬委聲。

鉉注臣鉉等曰:今人省山从爲魏國之魏,語韋切。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七反切元歸反頁碼757頁,第5行,第1

巍高也。從嵬委聲。

鍇注臣鍇曰:「又音愚衞反,古謂闕爲象魏。象者,縣法象之書也;魏者,言高巍巍然也,故譙周謂魏爲當塗高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九上反切牛威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1746頁,第1許惟賢763頁,第6

巍高也。

段注高者必大。故《論語》注曰:巍巍,高大之稱也。《左傳》。卜偃曰:萬,盈數也。巍犬名也。雉門外闕高巍巍然。謂之象巍。按本無二字。後人省山作魏。分別其義與音。不古之甚。

从嵬。委聲。

段注牛威切。按古音當在十六部。

白话解释

巍,山峰高耸。字形采用“嵬”作边旁,“委”是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戰國文字作從嵬、委聲。從「嵬」表示山勢的高大不平,「委」聲用來標示音讀。篆文、隸書、楷書構形雖同,但戰國文字和隸書將「山」旁擺在「委」、「鬼」之間,位置不同。《說文》:「巍,高也。从嵬、委聲。」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巍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599頁,第4字
2陳昌治本第757頁,第1字
3黃侃手批第579頁
4說文校箋第387頁,第2字
5說文考正第365頁,第6字
6說文今釋第1312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2242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4518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936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237頁,第8字
11標注說文第376頁,第15字
12說文注箋第3123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9128頁【補遺】第17388頁
14通訓定聲第2232頁,第4字
15說文義證第781頁【崇文】第3121頁
16說文句讀第1243頁
17古字詁林第八冊,第207頁,第2字
18古字釋要第875頁,第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