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ㄅㄧˇ

匕部 共2画 独体字 5315 CJK 基本汉字
说文解字

匕部

2画

独体字

bi

象形字

XTN

UH

RR

22710

0552

5616

5315

[35] 撇、竖弯钩

匕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八上反切卑履切頁碼266頁,第20

匕相與比敘也。从反人。匕,亦所以用比取飯,一名柶。凡匕之屬皆从匕。

附注段玉裁注:「比者,密也;叙者,次弟也。」

附注《說文新證》:「甲骨文『匕』字象叉取牲體的工具。後又指飯匕、匙。」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五反切𤰞履切頁碼684頁,第5行,第1

匕相與比敘也。從反人。匕,亦所以用比取飯,一名柶。凡匕之屬,皆從匕。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八上反切𡳐古音第十六部頁碼1536頁,第3許惟賢674頁,第3

匕相與比敘也。

段注比者,密也。敘者,次弟也。以妣籒作𡚧,䃾或作𥘇,秕或作𥝓等求之。則比亦可作匕也。此製字之本義。今則取飯器之義行而本義廢矣。

从反人。

段注相與比敘之意也。𡳐。十五部。

匕亦所㠯用比取飯。

段注㠯者,用也。用字衍。比當作匕。漢人曰匕黍稷,匕牲體。凡用匕曰匕也。匕卽今之飯匙也。《少牢》饋《食禮》注所謂飯橾也。《少牢》饋《食禮》。廩人摡甑獻匕與敦。注曰:匕所以匕黍稷者也。此亦當卽飯匙。按《禮經》匕有二。匕飯,匕黍稷之匕葢小。經不多見。其所以別出牲體之匕。十七篇中屢見。䘮用桑爲之。祭用棘爲之。又有名疏,名挑之別。葢大於飯匙。其形製略如飯匙。故亦名匕。鄭所云有淺斗。狀如飯橾者也。以之別出牲體謂之匕載。猶取黍稷謂之匕黍稷也。匕牲之匕。易,詩亦皆作匕。《大東傳》,震卦王注皆云:匕所以載鼎實是也。《禮記・襍記》乃作枇。本亦作朼。鄭注《特牲》引之。而曰朼畢同材曰朼載。葢古經作匕。漢人或作朼。非器名作匕。匕載作朼。以此分別也。若士䘮,《士虞》、《特牲》、《有司》篇匕載字皆作朼。乃是淺人竄改所爲。鄭注易亦云匕牲體薦鬯。未嘗作朼牲體也。注中容有木旁之朼。經中必無。劉昌宗分別。非是。

一名柶。

段注《木部》曰:禮有柶。柶,匕也。所以取飯。

凡匕之屬皆从匕。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相與比叙,从反人。用以比取飯及刀匕字,恐為刀字反形。蓋反人為匕,反刀為□,象刀及匙也。

有二義:⑴比叙。⑵取飯器。

白话解释

匕,一起比较而排列次第。字形采用反写“人”字的构思。匕,也是用来舀取食物的勺匙,又叫“柶”。所有与匕相关的字,都采用“匕”作边旁。

字形解说

甲骨文像有柄而省略前端匙容的邊緣,據匙為形;金文承繼甲文之形,變化不大;戰國文字之,下方之柄,以弧形表現,較為誇大;篆文省略右上方之柄和下端匙容的邊緣。字經隷書,變體作,楷書沿之,也就不易瞭解其原形了。以上諸形,都據具體的實象造字。在六書中屬於象形。

匕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525頁,第3字
2陳昌治本第673頁,第7字
3黃侃手批第512頁
4說文校箋第343頁,第3字
5說文考正第323頁,第11字
6說文今釋第1171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1997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4121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1731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208頁,第21字
11標注說文第335頁,第14字
12說文注箋第2769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8250頁【補遺】第17236頁
14通訓定聲第2325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708頁【崇文】第2829頁
16說文句讀第1097頁
17說文新證第644頁,第1字
18章授筆記第346頁,第7字
19古字詁林第七冊,第451頁,第1字
20古字釋要第787頁,第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