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xiāng ㄒㄧㄤ

乙部 共3画 独体字 4E61 CJK 基本汉字
说文解字

乙部

3画

独体字

xiang

xiāng

会意字

XTE

VVH

ZZM

20202

6763

4771

4E61

[553] 撇折、撇折、撇

乡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六下反切許良切頁碼213頁,第1

𨞰

異體𨞸𨝅、鄕、郷、鄉

𨞰國離邑,民所封鄉也。嗇夫別治。封圻之內六鄉,六鄉治之。从𨛜皀聲。

附注姚文田嚴可均校議:「《集韻・十陽》、《類篇》引作六鄉六卿治之,與《周禮》合。今此『六鄉治之』沿宋本之誤也。」楊寬《古史新探》:「『鄉』和『饗』原本是一字……整个字像兩人相向對坐,共食一簋的情況。其本義應為鄉人共食。」「鄉邑的稱『鄉』……實是取義於共食。」「是用來指自己那些共同飲食的氏族聚落的。」「在金文中『鄉』和『卿』的寫法無區別,本是一字。」「『卿』原是共同飲食的氏族聚落中『鄉老』的稱謂,因代表一鄉而得名。進入階級社會後,『卿』便成為『鄉』的長官的名稱。」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二反切軒良反頁碼547頁,第5行,第1

𨞰國離邑,民所封鄉也,嗇夫別治。從𨛜皀聲。封圻之内,六鄉治之也。

鍇注臣鍇曰:「當許愼之時,皀音香。臣鍇按:《周禮》、《淮南子》云:甸有鄰、有里、有鄼、有鄙、有郡、有縣、有遂,故曰:『國離邑』。離邑,別邑也。大夫所封,《周禮》有鄉大夫、嗇夫,秦漢已來官也。鄭玄爲鄉嗇夫也。《漢書・百官表》云:『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長;十亭一鄉,鄉有三老有秩、嗇夫、游徼。三老掌教化;嗇夫職聽訟、收賦稅;游徼主盜賊。」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六下反切許良切古音第十部頁碼1200頁,第2許惟賢527頁,第5

𨞰國離邑。

段注離邑,如言離宫別館。國與邑名可互偁。析言之則國大邑小。一國中離析爲若干邑。

民所封鄉也。

段注封猶域也。鄉者今之向字。漢字多作鄉。今作向。所封謂民域其中。所鄉謂歸往也。《釋名》曰:鄉,向也。民所向也。以同音爲訓也。

𠾂夫別治。

段注彼列切。別治謂分治也。《百官公卿表》曰:縣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長。十亭一鄉。鄉有三老,有秩嗇夫,游徼。三老掌敎化。嗇夫職聽訟,收賦税。游徼徼循禁盜賊。司馬彪《百官志》曰:鄉置有秩三老游徼。鄉小者置嗇夫一人。《風俗通》云:嗇者,省也。夫,賦也。言消息百姓。均其役賦。按許不言三老游徼者。舉一以該其二。亦謂鄉小者但置嗇夫。不置三老游徼也。

𨛜。皀聲。

段注許良切。十部。

封圻之內六鄉,六卿治之。

段注按封圻上當有《周禮》二字。上云嗇夫別治,言漢制。此云六鄉六卿治之,謂《周禮》也。封圻卽邦畿。《周禮》。方千里曰國畿。六鄉地在遠郊以內。五家爲比。五比爲閭。四閭爲族。五族爲黨。五黨爲州。五州爲鄉。鄉老二鄉則公一人。鄉大夫每鄉卿一人。許先舉漢制。後言《周禮》者。許書凡言郡縣鄉亭皆漢制。《漢・表》云:凡縣道國邑千五百八十七。鄉六千六百二十二。亭二萬九千六百三十五。許全書所舉某縣某鄉某亭皆在此都數之中。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向當作鄉。向,窗疏也。

向背=鄉。向,窗疏也。嚮乃俗字。

鄉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420頁,第5字
2陳昌治本第542頁,第9字
3黃侃手批第417頁
4說文校箋第271頁,第6字
5說文考正第261頁,第5字
6說文今釋第938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1621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3489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1387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166頁,第14字
11標注說文第269頁,第9字
12說文注箋第2172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6740頁【補遺】第17003頁
14通訓定聲第3544頁,第4字
15說文義證第570頁【崇文】第2277頁
16說文句讀第869頁
17說文新證第528頁,第2字
18章授筆記第279頁,第7字
19古字詁林第六冊,第365頁,第1字
20古字釋要第648頁,第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