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yǎn ㄧㄢˇ

扌部 共11画 左右结构 63A9 CJK 基本汉字
说文解字

扌部

11画

8画

左右结构

yan

yǎn

形声字

RDJN

QKLU

DGKZ

54016

2237

4958

63A9

[12113425115] 横、竖钩、提、横、撇、捺、竖、横折、横、横、竖弯钩

掩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衣檢切頁碼406頁,第26

掩

異體

掩斂也。小上曰掩。从手𡘹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三反切依漸反頁碼976頁,第2行,第3

掩歛也,小上曰掩。從手奄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衣檢切古音第八部頁碼2428頁,第3許惟賢1055頁,第11

掩斂也。小上曰掩。

段注《釋器》。圜弇上謂之鼒。弇上當作掩上。

从手。奄聲。

段注衣檢切。八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今作揜。

掩襲=揜⊙襲,⑴今假揜作掩。⑵ 掩,今作揜。⑶(三說均不同,俟質。)

掩襲字當作揜。逖本云:俗作揜。

白话解释

掩,收束。收束物体的上部叫“掩”。字形采用“手”作边旁,采用“奄”作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篆文,從手、奄聲。隸書、楷書同。從「手」為義符,表示是手部的動作;從「奄」為聲符,有兼義的功能,依《說文》,「奄」字本義為「覆也」,與「掩」義密切相關,故「掩」從「奄」聲當有兼義的功能。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掩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803頁,第6字
2陳昌治本第1028頁,第4字
3黃侃手批第771頁
4說文校箋第536頁,第13字
5說文考正第482頁,第5字
6說文今釋第1774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2997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6003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576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320頁,第11字
11標注說文第514頁,第6字
12說文注箋第4257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1935頁【補遺】第17819頁
14通訓定聲第513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1062頁【崇文】第4245頁
16說文句讀第1750頁
17章授筆記第505頁,第6字
18古字詁林第九冊,第701頁,第2字
19古字釋要第1125頁,第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