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ㄧㄝˋ

业部 共13画 上下结构 696D CJK 基本汉字
说文解字

业部

13画

9画

上下结构

ye

OGUW 86 、 OUFU 98

TCTD

KUUC

32905

696D

[2243143111234] 竖、竖、点、撇、横、点、撇、横、横、横、竖、撇、捺

業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三上反切魚怯切頁碼79頁,第1

𢄁

異體

𢄁大版也。所以飾縣鍾鼓。捷業如鋸齒,以白畫之。象其鉏鋙相承也。从丵从巾。巾象版。《詩》曰:「巨業維樅。」

𤑽

𤑽古文業。

附注朱駿聲《通訓定聲》:「此字从丵从巾,皆象形,非會意。其版如鋸齒,令其相銜不脫,工緻堅實也。」

附注《說文新證》:「金文較早的『業』字都做複體『[⿰菐菐]』,或加『去(音盍)』聲作『𫨱』。『業』字單體依形分析,係从大(或从㕦)从丵,本義應該是盛大地出擊。如果考慮到『大』作名詞『人』用比作形容詞『盛』用來得好,那麼我們也可以把本義說成『从大、从丵,會人出擊之意』,引申為治理、事業、保護、盛大等。中山王壺字形複體單化,又加『口』形;『口』形可能是飾符,也可能是區別符號,可能這時其他的『業』字已多用為『虡業(鐘架上的大版)』義,所以做本義、引申義的『業』字加『口』形以區別;也可以把『口』形和上部的『大』形共用組成『夻』,作為聲符。」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五反切疑怯反頁碼219頁,第2行,第1

𤑽大版也,所以飾縣鍾皷,捷業如鋸齒,以白畫之,象其鉏鋙相承也。從丵,從巾,巾象版。《詩》曰:「巨業維樅。」

鍇注臣鍇曰:「謂筍虡上橫版,鋸齒刻之鏄鍾。凡一層齒縫挂八鐘,兩層,故云相承。巾,下版也。」

反切………頁碼219頁,第3行,第1

古文業。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三上反切魚怯切古音第八部頁碼409頁,第2許惟賢184頁,第8

𤑽大版也。

段注見《釋器》。

所㠯飾縣鐘𡔷。捷業如鋸齒。㠯白畫之。

段注《周頌》傳曰:業,大版也。所以設栒爲縣也。捷業如鋸齒。或曰畫之。植者爲虡。横者爲栒。《大雅》箋云:虡也。栒也。所以縣鐘𡔷也。設大版於上。刻畫以爲飾。按栒以縣鐘𡔷。業以覆栒爲飾。其形刻之捷業然如鋸齒。又以白畫之分明可觀。故此大版名曰業。業之爲言𪚊也。許說本毛。《毛傳》或曰畫之。或曰二字乃以白二字之譌。未有正其誤者。凡程功積事言業者如版上之刻往往可計數也。

象其鉏鋙相承也。从丵。

段注鉏鋙相承,謂捷業如鋸齒也。象之故從丵。

从巾。巾象版。

段注巾版皆方正。丵巾會意也。魚怯切。八部。俗作㸣。

詩曰:巨業維樅。

段注《大雅》文。今詩作虡。《上林賦》虡作鉅。許作巨。葢三家詩巨與鉅同也。《墨子・貴義》曰:鉅者白也。黔者黑也。鉅業者,葢謂以白畫之與。

古文業。

段注字形未詳其意。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爾雅》「大版謂之業」,引申小版亦曰業。《管子》,修業不息版」。古無紙,故用版,「肄業」,讀版也。事業當作𦘒(手之便捷也,又引申一切手技之物曰𦘒),引申也。

大版之總名,懸鐘鼓者,其一種耳。《論語》「觚不觚」即版也。《管子》「修業不【息】版業不棄版」,業即版。引申為學業。

大版之總名。懸鐘鼓者,其一種耳。《論語》「觚不觚」即版也。「丵本叢生草也,故業从之;業从丵,亦不平。巾,方板也」(?)。《爾雅》「大版謂之業」,引申凡板皆可稱業,《管子》:「修業不息版」。古無紙,故用版。肄業者,即肄版也。事𦘒、基𦘒、學業(引申義)。○觚亦版也。

大版謂之業,引申凡版皆可稱業。《管子》:「修業不息版」。古無紙,故用版。肄業即肄版也,事業當作𦘒

白话解释

业,乐器架子上方横木上的大版。是用来装饰支架、悬挂钟鼓的大版。大版形状参差不齐像锯齿,并用白色颜料涂画。大版和所悬钟鼓之间,参差错落又相互承接。字形采用“丵、巾”会义。“巾”像版形。《诗经》有诗句唱道:“大版系在柏木上。” ,这是古文写法的“业”。

字形解说

春秋時期金文字形作複體「」()。「」,上從丵()、下從大。「丵」為像叢生突起之草;「大」指人之大。二者引申皆有盛大之意。戰國早期金文則成單體,而增「口」作「」;戰國晚期金文則又去「口」而作「」,改從木、從丵()省。戰國簡帛文字又作複體「」,其下又變作「大」。篆文則因金文「」而誤以為從巾。隸書、楷書字形其下則又改作木。《說文》另收錄之古文,與金文「」形近。在六書中,金文「」、戰國文字及《說文》古文等字形皆屬於同文會意;而金文「」、「」及篆文、隸書、楷書等字形則屬於異文會意。規範字作「业」。

業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157頁,第2字
2陳昌治本第224頁,第1字
3黃侃手批第177頁
4說文校箋第109頁,第1字
5說文考正第102頁,第1字
6說文今釋第362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627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1457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534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64頁,第13字
11標注說文第109頁,第1字
12說文注箋第805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3204頁【補遺】第16468頁
14通訓定聲第575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225頁【崇文】第897頁
16說文句讀第309頁
17說文新證第168頁,第1字
18章授筆記第118頁,第2字
19古字詁林第三冊,第157頁,第1字
20古字釋要第280頁,第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