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chuán ㄔㄨㄢˊ zhuàn ㄓㄨㄢˋ

亻部 共6画 左右结构 4F20 CJK 基本汉字
说文解字

亻部

6画

4画

左右结构

chuan zhuan

chuán zhuàn

形声字

WFNY

OQNI

NBZS

25232

0278

2011

4F20

[321154] 撇、竖、横、横、竖折撇/竖折折、点

传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八上反切直戀切頁碼262頁,第31

傳遽也。从人專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五反切纒專反頁碼675頁,第7行,第2

傳遽也。從人專聲。

鍇注臣鍇按:古謂奉使傳驛車爲傳遽,故大夫稱傳遽之臣。《周禮》謂,道路有遽廬。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八上反切直戀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1505頁,第1許惟賢660頁,第8

傳遽也。

段注《辵部》曰:遽,傳也。與此爲互訓。此二篆之本義也。《周禮》行夫。掌邦國傳遽。注云:傳遽,若今時乗傳騎驛而使者也。《玉藻》。士曰傳遽之臣。注云:傳遽,以車馬給使者也。《左傳》、《國語》皆曰:以傳召伯宗。注皆云:傳,驛也。漢有置傳,馳傳,乗傳之不同。按傳者如今之驛馬。驛必有舍。故曰傳舍。又文書亦謂之傳。司關注云:傳如今移過所文書是也。引伸傳遽之義。則凡展轉引伸之偁皆曰傳。而傳注,流傳皆是也。後儒分別爲知戀、直戀、直攣三切。實一語之轉。

从人。專聲。

段注直戀切。十四部。按《廣韵》。傳注直戀切。郵馬知戀切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本為遽,引[申]為驛傳,又引申為傳舍,又引申為傳遞(書信),又引申為經傳。

遽也。引申為驛傳,再引申為傳舍,再引申為傳遞。

本訓遽,引申為驛傳,又引申為傳舍,又引申為傳遞。客栈=傳。

白话解释

传,以驿站转递文件。字形采用“人”作边旁,采用“專”作声旁。

字形解说

甲骨文作,由「人」、「」(專)二字構成。從人,示人所使用之器物。從專,聲符,注明音讀。甲文所從「專」,下體從「又」,金文承之,亦從又。戰國文字二例,前例承之甲骨、金文,下體亦從又,後者從寸,又、寸義同。篆文、隸書、楷書承之,下體從寸而定體。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傳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517頁,第1字
2陳昌治本第662頁,第1字
3黃侃手批第504頁
4說文校箋第335頁,第9字
5說文考正第317頁,第17字
6說文今釋第1148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1960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4054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696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205頁,第8字
11標注說文第329頁,第7字
12說文注箋第2705頁,第3字
13說文詁林第8113頁【補遺】第17213頁【補編】第14898頁
14通訓定聲第3030頁,第5字
15說文義證第696頁【崇文】第2781頁
16說文句讀第1077頁
17章授筆記第339頁,第1字
18古字詁林第七冊,第373頁,第2字
19古字釋要第776頁,第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