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士部 共12画 上中下结构 58F9 CJK 基本汉字
说文解字

士部

12画

9画

上中下结构

yi

形声字

FPGU

GBMT

BWJU

40108

1105

5028

58F9

[121451251431] 横、竖、横、点、横撇/横钩、横、竖、横折、横、点、撇、横

壹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下反切於悉切、於眞切頁碼345頁,第3

𡕍

異體𡔹、壹

𡕍專壹也。从𡔲吉聲。凡壹之屬皆从𡕍

附注徐鍇繫傳:「從壺取其不泄也。」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反切伊吉反頁碼840頁,第2行,第1

𡕍專壹也。從壺吉聲。凡壹之屬,皆從壹。

鍇注臣鍇曰:「從壺,取其不泄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下反切於悉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1981頁,第1許惟賢866頁,第1

𡕍𡔹也。

段注嫥各本作專。今正。嫥下云:壹也。與此爲轉注。

从壷吉。吉亦聲。

段注於悉切。十二部。俗作壹。

𡔹之屬皆从𡔹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天地絪緼,絪或作壹。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戰國文字下從豆,像器容、器項及底座;其上「」則像器蓋。整體像壺器的樣子。篆文則外形仍舊保留壺器樣貌,器蓋、器容、器項、底座俱全,只是其中增加「吉」作為聲符,成為從壺、吉聲的構形。隸書有依從篆文之形而作的「」,也有作和戰國文字形近的「」,則為楷書字形之所本。戰國文字在六書中屬於象形,篆文的字形則屬於形聲。

壹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679頁,第3字
2陳昌治本第860頁,第1字
3黃侃手批第654頁
4說文校箋第442頁,第1字
5說文考正第409頁,第11字
6說文今釋第1480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2521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5032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176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269頁,第18字
11標注說文第427頁,第5字
12說文注箋第3537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0154頁【補遺】第17547頁
14通訓定聲第2539頁,第4字
15說文義證第879頁【崇文】第3513頁
16說文句讀第1422頁
17說文新證第772頁,第1字
18古字詁林第八冊,第846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967頁,第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