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ㄧˋ

日部 共8画 上下结构 6613 CJK 基本汉字
说文解字

日部

8画

4画

上下结构

yi

象形字

JQRR

APHH

KROD

60227

2496

5055

6613

[25113533] 竖、横折、横、横、撇、横折钩、撇、撇

易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九下反切羊益切頁碼318頁,第13

易蜥易,蝘蜓,守宮也。象形。祕書說:日月爲易,象陰陽也。一曰从勿。凡易之屬皆从易。

附注郭沫若《文史論集》:「(甲骨文、金文)可以看出易字是益字的簡化」,「益乃溢之初文,象杯中盛水滿出之形」,「益既引伸為增益,故再引伸為錫予」。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八反切移尺反頁碼788頁,第7行,第1

易蜥易,蝘蜓,守宫也。象形。《祕書》說曰:「日月爲易,象陰陽也。一曰從勿。」凡易之屬,皆從易。

鍇注臣鍇曰:「《祕書》謂下爲月字,日月爲易。言陰陽晝夜相變易也。惕從此。」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九下反切羊益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1833頁,第2許惟賢801頁,第2

易蜥易,蝘蜓,守宫也。

段注《虫部》蜥下曰:蜥易也。蝘下曰:在壁曰蝘蜓。在艸曰蜥易。《釋魚》曰:榮螈,蜥蜴。蜥蜴,蝘蜓。蝘蜓,守宫也。郭云:轉相解。博異語,別四名也。《方言》曰:守宫,秦晉西夏謂之守宫。或謂之蠦𧓋。或謂之蜥蜴。其在澤中者謂之易蜴。南楚謂之蛇醫。或謂之蠑螈。東齊海岱謂之螔䗔。北燕謂之祝蜒。桂林之中守宫大者而能鳴。謂之蛤解。按許舉其三者,略也。易本蜥易。語言假借而難易之義出焉。鄭氏《贊易》曰:易之爲名也。一言而函三義。簡易一也。變易二也。不易三也。按易彖二字皆古以語言假借立名。如象卽像似之像也。故許先言本義。而後引《祕書》說。云《祕書》者,明其未必然也。

象形。

段注上象首,下象四足。尾甚微,故不象。羊益切。十六部。古無去入之分。亦以豉切。今俗書蜥易字多作蜴。非也。按《方言》。蜥易,其在澤中者謂之易蜴。郭云:蜴音析。是可證蜴卽蜥字。非羊益切。《小雅》。胡爲虺蜴。《毛傳》曰:蜴,螈也。《釋文》。蜴星歴反。字又作蜥。《說文》引詩正作蜥。毛語正與《方言》合。《方言》。易蜴,南楚謂之蛇醫。或謂之蠑螈。謂在澤中者也。螈卽《虫部》之蚖字。蛇醫也。陸璣云:蜴一名蠑螈。水蜴也。或謂之蛇醫。如蜥易。然則蜥易者統名。倒言易蜥及單言蜥者,別其在澤中者言也。

《祕書》說曰:日月爲易。

段注《祕書》謂緯書。《目部》亦云:《祕書》瞋从戌。按《參同契》曰:日月爲易。剛柔相當。陸氏德明引虞翻注《參同契》云:字从日下月。

象侌昜也。

段注謂上从日象陽。下从月象陰。緯書說字多言形而非其義。此雖近理。要非六書之本。然下體亦非月也。

一曰从勿。

段注又一說从旗勿之勿。皆字形之別說也。

凡易之屬皆从易。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守宮也。《易經》之易當為覡。《易經》言卜筮,亦从巫。卜筮之官曰覡,則卜筮之書即曰「覡」,猶太史公為史記,其書即名《史記》,則卜筮之官其書亦可名《覡經》也。

白话解释

易,蜥易,又叫蝘蜒、守宫。字形像蜥易之形。《祕书》上说,日、月二字合成“易”,象征阴阳的变易。另一种说法认为,“易”采 用“旗勿”的“勿”作边旁。所有与易相关的字,都采用“易”作边旁。

字形解说

易,甲骨文繁體像兩手持匜注水於皿中形,一般則省從注水的匜形部分和部分水形。字與益字同源,有增多、強烈意。字由灌注酒水,至金文有借用為賜給的意思。戰國文字字形訛變從二爪形。篆文更誤從勿,復誤解為蜥易的象形,又引《祕書》說「日月為易」,均誤。

易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629頁,第4字
2陳昌治本第793頁,第6字
3黃侃手批第607頁
4說文校箋第407頁,第3字
5說文考正第381頁,第1字
6說文今釋第1373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2339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4712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025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249頁,第2字
11標注說文第394頁,第10字
12說文注箋第3268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9514頁【補遺】第17442頁
14通訓定聲第2121頁,第4字
15說文義證第824頁【崇文】第3293頁
16說文句讀第1309頁
17說文新證第738頁,第2字
18章授筆記第398頁,第4字
19古字詁林第八冊,第435頁,第1字
20古字釋要第909頁,第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