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ㄩˋ

言部 共20画 上下结构 8B7D CJK 基本汉字
说文解字

言部

20画

14画

上下结构

yu

WFGY 86 、 EGNY 98

HCYMR

NBOS

77601

8B7D

[32111525111344111251] 撇、竖、横、横、横、竖折撇/竖折折、竖、横折、横、横、横、撇、捺、点、横、横、横、竖、横折、横

譽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三上反切羊茹切頁碼71頁,第31

譽󵠞也。从言與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五反切羊遇反頁碼202頁,第4行,第1

譽稱也。從言與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三上反切羊茹切古音第五部頁碼377頁,第3許惟賢169頁,第9

譽稱也。

段注稱當作偁。轉寫失之也。偁,舉也。譽,偁美也。

从言。與聲。

段注羊茹切。五部。

白话解释

誉,称赞。字形采用“言”作边旁,采用“與”作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戰國文字從言(「言」或繁化為「音」)、與聲,篆文、隸書、楷書同。字從「言」為義符,表示與言語有關的動作;從「與」為聲符,有兼義的功能,依《說文》,「與」字本義為「黨與也」,就是結成一團體互相友好的人,此義與「譽」有關(會讚譽一個人,至少表示認同他,與「黨與」有點類似),因此有兼義功能。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譽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143頁,第1字
2陳昌治本第203頁,第7字
3黃侃手批第163頁
4說文校箋第97頁,第18字
5說文考正第92頁,第6字
6說文今釋第323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564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1316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482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58頁,第25字
11標注說文第98頁,第6字
12說文注箋第735頁,第3字
13說文詁林第3003頁【補遺】第16441頁
14通訓定聲第1694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202頁【崇文】第805頁
16說文句讀第280頁
17古字詁林第三冊,第45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260頁,第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