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zhāi ㄓㄞ

扌部 共14画 左右结构 6458 CJK 基本汉字
说文解字

扌部

14画

11画

左右结构

zhai

zhāi

形声字

RUMD 86 、 RYUD 98

QYCB

DSUL

50027

2298

5310

6458

[12141432512251] 横、竖钩、提、点、横、点、撇、竖、横折钩、横、竖、竖、横折、横

摘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他歷切、竹厄切頁碼403頁,第28

𢴨

異體

𢴨拓果樹實也。从手啻聲。一曰指近之也。

鉉注臣鉉等曰:當从適省乃得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三反切他狄反頁碼969頁,第5行,第1

𢴨拓果樹實也。從手啻聲。一曰指近之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他歷切、竹歷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2405頁,第3許惟賢1045頁,第7

𢴨拓果樹實也。

段注拓者,拾也。拾者,掇也。掇者,拾取也。果樹實者,有果之樹之實也。拓之,謂之摘。引申之,凡他取亦曰摘。此篆與擿音義殊。

从手。啻聲。

段注他歷切。又竹歷切。按竹歷切,是也。他歷則爲擿之音矣。十六部。宋本竹歷。今本改竹厄,以同《廣韵》。

一曰指近之也。

段注別一義。

白话解释

摘,敲打棵树上的果子。字形采用“手”作边旁,采用“啻”作声旁。一种说法认为,“摘”是靠近的意思。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篆文。篆文從手、啇聲。隸書、楷書同。字從「手」為義符,表示是「手」的動作;從「啇」為聲符,從古文字來看,「啇」即「啻」字,依《說文》,「啻」的本義為「語時不啻也」,即口語的「只」、「但」,和「摘」義無關。此字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摘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797頁,第3字
2陳昌治本第1018頁,第5字
3黃侃手批第765頁
4說文校箋第531頁,第8字
5說文考正第478頁,第6字
6說文今釋第1757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2967頁,第4字
8說文探原第5940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552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317頁,第15字
11標注說文第508頁,第15字
12說文注箋第4217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1833頁【補遺】第17805頁
14通訓定聲第2070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1052頁【崇文】第4205頁
16說文句讀第1732頁
17古字詁林第九冊,第662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1116頁,第1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