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zhǒng ㄓㄨㄥˇ

冖部 共10画 上下结构 51A2 CJK 基本汉字
说文解字

冖部

10画

8画

上下结构

zhong

zhǒng

形声字

PEYU 86 、 PGEY 98

BMSO

WWGS

37232

0386

5803

51A2

[4513533434] 点、横撇/横钩、横、撇、弯钩、撇、撇、点、撇、捺

冢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九上反切知隴切頁碼302頁,第13

𠣥

異體

𠣥高墳也。从勹豖聲。

附注《說文新證》:「冢,本義疑為『豵』,《說文》釋為『高墳』,當為假借(『高墳』之本字當作『塚』)。从豕,主聲。《說文》誤『主聲』為『勹』,誤『豕』為『豖聲』(當為聲化所致)。」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七反切知悚反頁碼752頁,第3行,第2

𠣥高墳也。從勹豖聲。

鍇注臣鍇曰:「地高起,若有所包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九上反切知隴切古音第九部頁碼1732頁,第4許惟賢758頁,第5

𠣥高墳也。

段注《土部》曰:墳者,墓也。墓之高者曰冢。《周禮・冢人》掌公墓之地是也。按《釋山》云:山頂曰冢。鄭注《冢人》云:冢,封土爲丘壟。象冢而爲之。此從《爾雅》說也。許以冢爲高墳之正偁。則不用《爾雅》說。引伸之凡高大曰冢。《釋山》及《十月之交》傳。山頂曰冢。乃借冢偁耳。《釋詁》曰:冢,大也。太子曰冢子。太宰曰冢宰。

从勹。

段注墓取勹義。

豖聲。

段注知隴切。九部。按豖聲本在三部。此合音也。古音冢必可讀如獨矣。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从豖聲,東侯之轉也,豖為侯部之入聲,段云第三部,誤也。

冢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594頁,第2字
2陳昌治本第751頁,第9字
3黃侃手批第574頁
4說文校箋第384頁,第9字
5說文考正第362頁,第8字
6說文今釋第1302頁,第5字
7說文約注第2228頁,第4字
8說文探原第4490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924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235頁,第16字
11標注說文第374頁,第10字
12說文注箋第3105頁,第3字
13說文詁林第9070頁【補遺】第17377頁
14通訓定聲第159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776頁【崇文】第3101頁
16說文句讀第1233頁
17說文新證第715頁,第2字
18章授筆記第380頁,第1字
19古字詁林第八冊,第160頁,第1字
20古字釋要第868頁,第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