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zhōu ㄓㄡ

口部 共8画 半包围结构 5468 CJK 基本汉字
说文解字

口部

8画

5画

半包围结构

zhou

zhōu

象形字

MFKD

BGR

LDBJ

77220

0719

5460

5468

[35121251] 撇、横折钩、横、竖、横、竖、横折、横

周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二上反切職留切頁碼42頁,第30

𠱬

異體周、周

𠱬密也。从𤰃、口。

𠄗

𠄗古文周字从古文及。

附注按:甲骨文「周」字不從「用」。

蔣注《竹書紀年》卷下:「周武王。」梁沈約注:「名發。初高辛氏之世,妃曰姜嫄,助祭郊禖,見大人迹,履之,當時歆如有人道感己,遂有身,而生男,以為不祥,棄之隘巷,羊牛避而不踐,又送之山林之中,會伐林者又取而置寒冰上,大鳥以一翼藉覆之。姜嫄以為異,乃收養焉,名之曰棄。枝頤有異相,長為堯稷官,有功於民。后稷之孫曰公劉,有德,諸侯皆以天子之禮待之。初黃帝之世,䜟言曰:西北為王,期在甲子,昌制命,發行誅,旦行道。及公劉之後十三世而生季歷,季歷之十年,飛龍盈於殷之牧野,此蓋聖人在下位,將起之符也。季歷之妃曰大任,夢長人感己,溲于豕牢而生昌,是為周文王,龍顏虎肩,身長十尺,胷有四乳。太王曰:吾世當有興者,其在昌乎。」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三反切隻畱反頁碼129頁,第2行,第2

𠄗密也。從用、口。

鍇注臣鍇曰:「忠信爲周,《詩》曰:『嗟我懷人,寘彼周行。』言用之也。」

反切………頁碼129頁,第3行,第1

古文周字,從古文及。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二上反切職畱切古音第三部頁碼232頁,第2許惟賢102頁,第13

𠄗密也。

段注密,《山部》曰山如堂者。引伸訓爲周緻也。《左傳》。《晏子》曰:淸濁小大。短長疾徐。哀樂剛柔。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濟也。以周與疏反對。又襄二十七年。春。胥梁帶使諸喪邑者。具車徒以受地。必周。杜皆云:周,密也。按忠信爲周。謂忠信之人無不周密者。

从用口。

段注善用其口則密。不密者皆由於口。職畱切。三部。

古文周字。从古文及。

段注及之者,周至之意。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周,密。𠣘匝。忠心曰周。《公羊》「周狗」,忠狗。

周匝當作𠣘

密也。周匝之周乃𠣘之借。又忠心曰周,《公羊傳》:「靈公有周狗」,謂忠於主人之狗也。

密也。𠣘帀非周。又訓忠,《公羊》 「周狗」即忠狗也。

白话解释

周,密合。字形采用“用、口”会义。

字形解说

甲骨文周字字形像農田之形,或者像田中種植農作物之形。金文字形從囗、聲,為方國名。周朝因農業興盛,盛產禾麥,因此以為國名,後來另加囗字以代表方國領土,成為周朝的專用字。戰國文字字訛變為「用」字,為篆文、隸書、楷書所相承。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周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79頁,第6字
2陳昌治本第121頁,第3字
3黃侃手批第105頁
4說文校箋第56頁,第10字
5說文考正第49頁,第3字
6說文今釋第173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322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804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67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32頁,第16字
11標注說文第55頁,第12字
12說文注箋第440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2186頁【補遺】第16312頁【補編】第14878頁
14通訓定聲第1008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128頁【崇文】第509頁
16說文句讀第164頁
17說文新證第99頁,第1字
18章授筆記第66頁,第10字
19古字詁林第二冊,第93頁,第1字
20古字釋要第138頁,第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