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cùn ㄘㄨㄣˋ

寸部 共3画 独体字 5BF8 CJK 基本汉字
说文解字

寸部

3画

独体字

cun

cùn

指事字

FGHY

DI

DS

40300

1407

2071

5BF8

[124] 横、竖钩、点

寸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三下反切倉困切頁碼95頁,第8

寸十分也。人手卻一寸,動𧖴,謂之寸口。从又从一。凡寸之屬皆从寸。

附注林義光《文源》:「又,象手形,一識手後一寸之處。」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六反切麤巽反頁碼256頁,第4行,第1

寸十分也,人手郤一寸動衇謂之寸口。從又、一。凡寸之屬,皆從寸。

鍇注臣鍇曰:「一者,記手腕下一寸。此指事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三下反切倉困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481頁,第2許惟賢216頁,第1

寸十分也。

段注度別於分。忖於寸。《禾部》曰:十髪爲程。一程爲分。十分爲寸。

人手卻一寸動𧖴謂之寸口。从又一。

段注卻猶退也。距手十分動𧖴之處謂之寸口。故字從又一。會意也。《周禮》注云:脈之大𠋫要在陽明寸口。倉困切。十三部。

凡寸之屬皆从寸。

白话解释

寸,十分。由手掌后退一寸,即动脉位置,叫作“寸口”。字形采用“手、一”会义。所有与寸相关的字,都采用“寸”作边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其形作,篆文和它同形,由「」和「一」構成。,隸定作「又」,是「右手」的本字,獨體象形;一,是一個符號,沒獨立的形、音、義,只是用來標示部位而已,和記數的「一」字無關。尺寸的度量,從人手開始。寸義為寸口。所謂寸口,即距離手腕一寸長的部位,所以用「又」造字,並以虛象的「一」標記寸口的部位。字經隸書,變體作,頗失其形,楷書沿之以定體。以上諸形,都據臆構的虛象造字。在六書中屬於合體指事。

寸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188頁,第3字
2陳昌治本第259頁,第1字
3黃侃手批第206頁
4說文校箋第126頁,第11字
5說文考正第120頁,第8字
6說文今釋第428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735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1716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623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76頁,第6字
11標注說文第125頁,第14字
12說文注箋第933頁,第3字
13說文詁林第3589頁【補遺】第16534頁
14通訓定聲第3182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255頁【崇文】第1017頁
16說文句讀第363頁
17說文新證第233頁,第1字
18古字詁林第三冊,第578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326頁,第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