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ㄉㄚˊ

辶部 共6画 半包围结构 8FBE CJK 基本汉字
说文解字

辶部

6画

3画

半包围结构

da

形声字

DPI

YK

WGD

34308

6671

2079

8FBE

[134454] 横、撇、点、点、横折折撇、捺

达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二下反切徒葛切頁碼54頁,第7

𨔶

異體逹、達

𨔶行不相遇也。从辵羍聲。《詩》曰:「挑兮達兮。」

达達或从大。或曰迭。

附注鈕樹玉校錄:「《詩・子衿》:『挑兮達兮。』毛傳:『挑達,往來相見貌。』此云『不相遇』,與傳正相反。竊疑『行不』二字為『往來』之譌,蓋達未有作不遇解者。」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四反切騰剌反頁碼156頁,第5行,第1

达行不相遇。從辵羍聲。《詩》曰:「恌兮逹兮。」

反切………頁碼156頁,第5行,第2

達或從大,或曰迭。

鍇注臣鍇按:王褒《洞簫賦》云:「順敘𤰞达。」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二下反切徒葛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290頁,第6許惟賢130頁,第6

达行不相遇也。

段注此與《水部》滑,泰字音義皆同。讀如撻。今俗說不相遇尙有此言。乃古言也。讀徒葛切。訓通達者,今言也。

从辵。羍聲。

段注十五部。

詩曰:挑兮𨔶兮。

段注《鄭風》文。挑當同《又部》作𠬢𠬢,滑也。

𨔶或从大。

段注亦形聲也。

或曰迭。

段注下脫字字。或曰:此迭字之異體也。《鳥部》隼,一曰鷻字。《䖵部》𧖅,一曰螟字。《彳部》𢕬,一曰此與馺同,是其例也。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挑兮達兮」,往來也。今俗「挑達」意當作姚(易也)娧。

一往一來曰挑逹,(即《詩》之「挑兮達兮」),亦作佻㒓(?)。其作輕薄解者,當為「姚娧」,姚,易也。通達係雙聲,達非正字,即通字之借也。

挑達亦作佻㒓,一往一來之意也。作輕薄解者,當為姚娧,姚,易也。通達雙聲,達非正字,即通之假也。

白话解释

逹,行路而不相遇。字形采用“辵”作边旁,“羍”作声旁。《诗经》上有诗句唱道:“往来相见。”“达”,这是“達”的异体字,字形采用“大”作边旁。有的说法认为,“达”即是“迭”。

字形解说

甲骨文從止、羍聲;金文從辵、羍聲,戰國文字、篆文、隸書、楷書同;《說文》或體從辵、大聲,「大」當為「羍」之省,仍保留聲符的功能(但不兼義)。字從「止」或「辵」為義符,表示與行動有關;從「羍」為聲符,有兼義功能,依《說文》,「羍」字本義為「小羊」,似與「達」義無關,不過,從甲骨文來看,「羍」字像治病的石針。甲骨文「達」字用義同「撻」,與石針治病、針砭意義相關,因此「達」從「羍」聲應該有兼義功能。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達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103頁,第19字
2陳昌治本第154頁,第3字
3黃侃手批第129頁
4說文校箋第73頁,第3字
5說文考正第67頁,第20字
6說文今釋第233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413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1029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355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42頁,第16字
11標注說文第73頁,第13字
12說文注箋第558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2522頁【補遺】第16362頁
14通訓定聲第2607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156頁【崇文】第621頁
16說文句讀第209頁
17說文新證第126頁,第2字
18章授筆記第84頁,第7字
19古字詁林第二冊,第412頁,第2字
20古字釋要第194頁,第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