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duān ㄉㄨㄢ

立部 共14画 左右结构 7AEF CJK 基本汉字
说文解字

立部

14画

9画

左右结构

duan

duān

形声字

UMDJ

YTUMB

SULG

02127

4551

2243

7AEF

[41431252132522] 点、横、点、撇、提、竖、竖折/竖弯、竖、横、撇、竖、横折钩、竖、竖

端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下反切多官切頁碼348頁,第6

端直也。从立耑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反切顚歡反頁碼846頁,第5行,第1

端直也。從立耑聲。

鍇注臣鍇曰:「《春秋左傳》曰:『太伯端委。』端委,禮衣之幅正者。」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下反切多官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1997頁,第4許惟賢872頁,第7

端直也。

段注用爲發耑,耑緒字者叚借也。

从立。耑聲。

段注多官切。十四部。

白话解释

端,站直。字形采用“立”作边旁,采用“耑”作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戰國文字至楷書字形皆為從立、耑聲,只是形體筆勢略有不同而已。「立」為人張臂跨立地上的樣子,作為形符,表示義與站立有關;「耑」為植物初生之蒂,於此僅作為不示義的聲符,表示音讀。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端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686頁,第3字
2陳昌治本第866頁,第1字
3黃侃手批第660頁
4說文校箋第445頁,第3字
5說文考正第413頁,第4字
6說文今釋第1492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2541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5059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2193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272頁,第5字
11標注說文第430頁,第6字
12說文注箋第3570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10232頁【補遺】第17562頁
14通訓定聲第2940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885頁【崇文】第3537頁
16說文句讀第1434頁
17古字詁林第八冊,第914頁,第3字
18古字釋要第974頁,第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