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dùn ㄉㄨㄣˋ

页部 共10画 左右结构 987F CJK 基本汉字
说文解字

页部

10画

4画

左右结构

dun

dùn

形声字

GBNM

PUMBO

HDZG

51782

7319

2257

987F

[1525132534] 横、竖折/竖弯、竖、竖提、横、撇、竖、横折、撇、点

顿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九上反切都困切頁碼293頁,第17

頓下首也。从𩑋屯聲。

附注段玉裁注:「當作頓首也。」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七反切都巺反頁碼734頁,第1行,第1

頓下首也。從頁屯聲。

鍇注臣鍇曰:「頓首,下首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九上反切都困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1674頁,第1許惟賢734頁,第7

頓下首也。

段注按當作頓首也。三字爲句。《周禮》太祝九𢷎。一曰䭬首。二曰頓首。三曰空首。三者分別劃然。不當頓䭫二字皆訓之曰下首,明矣。鄭曰:稽首,拜頭至地也。頓首,拜頭叩地也。空手,拜頭至手。所謂拜手也。吉拜,拜而後稽顙。謂齊衰不杖以下者。凶拜,稽顙而後拜。謂三年服者。玉裁按。九拜,以前三者爲體。後六者爲用。如六書以指事,象形,形聲,會意四者爲體。轉注,假借二者爲用也。凡經言拜手,言拜皆《周禮》之空首。《手部》𢷎字下曰首至手,何注《公羊傳》曰頭至手曰拜手皆與《周禮》空首注合。凡經言稽首,小篆作䭫。古文作𩑋。經傳無異偁。何注《公羊》云頭至地曰稽首,與《周禮》注合。凡經傳言頓首,言稽顙或單言顙皆九拜之頓首。何注《公羊》曰顙猶今叩頭,《檀弓・稽顙》注曰觸地無容皆與《周禮》頓首注合。頭至手者拱手而頭至於手。頭與手俱齊心不至地。故曰空首。若稽首,頓首則拱手皆下至地。頭亦皆至地。而稽首尙稽遲。頓首尙急遽。頓首主於以顙叩觸。故謂之稽顙。或謂之顙。《周禮》之九拜不盡知。而稽首者,吉禮也。頓首者,凶禮也。空首者,吉凶所同之禮也。經傳立文。凡單言拜及下屬稽首稽顙。言拜,言拜手者,皆空首也。言拜手稽首者,空首而稽首也。言拜而後稽顙者,空首而頓首也。言稽顙而後拜者,頓首而空首也。言稽顙而不拜者頓首而不空首也。經於吉,賓嘉曰稽首。未有言頓首者也。於喪曰稽顙。亦未有言頓首者也。然則稽顙之卽頓首無疑矣。有非喪而言頓首者,非常事也。類乎凶事也。如申包胥之九頓首而坐。以國破君亡。穆嬴頓首於宣子。以太子不立。與季平子稽顙於叔孫昭子以君亡,昭公子家駒再拜顙於齊侯以失國,正同也。若陳無宇稽顙於欒施以排患釋難。禮之過也。無宇之詐也。沿至秦漢以頓首爲請罪之辭。中山策司馬喜之頓首,別於陰姬公之稽首。漢人文字存者。蔡邕戍邊上章云:朔方髡鉗徙臣邕稽首再拜《上書》皇帝陛下。末云:臣頓首死罪稽首再拜以聞。蔡質所記立宋皇后儀首云:《尙書》令臣嚻等稽首言。末云:臣囂等誠惶誠恐頓首死罪稽首再拜以聞。許沖進《說文解字》首云:召陵萬歲里公乘臣沖䭫首再拜《上書》皇帝陛下。末云:臣沖誠惶誠恐頓首頓首死辠死辠䭫首再拜以聞皇帝陛下。皆頓首與稽首分別。稽首爲對敭之辭。

𩑋

段注首叩地,故从𩑋

屯聲。

段注都困切。十三部。凡言供頓,頓宿皆取屯聚意。而假頓爲之。又多假頓爲鈍。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稽首,頭到地,稽顙(喪禮)、頓首(急事)皆頭到地而撞也。

頓與䭫義近。稽留。頓宿、頓兵堅城之下,頓猶屯。

稽首者,頭至地而已。頓首、稽顙同一樣子,皆磕響頭。但頓首(尋常);[為]稽顙(凶)。

稽首,頭着地也。稽顙(喪禮),頓首(有急事時),皆頭着地而撞也。稽之正字乃䭫【起】字。

白话解释

顿,以头叩地。字形采用“页”作边旁,采用“屯”作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篆文,《說文‧頁部》:「頓,下首也。从頁、屯聲。」段注認為當是「頓首」。從頁,表示與頭部動作相關;從屯,表示音讀。本義指以頭叩地。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頓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575頁,第12字
2陳昌治本第731頁,第6字
3黃侃手批第557頁
4說文校箋第374頁,第6字
5說文考正第351頁,第20字
6說文今釋第1266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2170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4388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874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228頁,第3字
11標注說文第364頁,第6字
12說文注箋第3025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8848頁【補遺】第17341頁
14通訓定聲第3164頁,第4字
15說文義證第758頁【崇文】第3029頁
16說文句讀第1194頁
17章授筆記第368頁,第8字
18古字詁林第八冊,第23頁,第2字
19古字釋要第845頁,第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