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é ㄟˊ

言部 共11画 左右结构 8A1B CJK 基本汉字
说文解字

言部

11画

4画

左右结构

e

é

YWXN

YROP

SNRR

04610

8A1B

[41112513235] 点、横、横、横、竖、横折、横、撇、竖、撇、竖弯钩

訛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三上反切五禾切頁碼74頁,第28

譌譌言也。从言爲聲。《詩》曰:「民之譌言。」

附注丁福保詁林:「案:《慧琳音義》七十七卷十一頁,『譌』注引《說文》『偽言也』,蓋古本如是。二徐本『偽』誤作『譌』,宜改。」按:今《詩・小雅・沔水》作「民之訛言」。《說文》無「訛」,「訛」字後出。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五反切五他反頁碼211頁,第1行,第3

譌譌言也。從言爲聲。《詩》曰:「民之譌言。」

鍇注臣鍇曰:「今《詩》作吪,假借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三上反切五禾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394頁,第5許惟賢177頁,第15

譌譌言也。

段注疑當作僞言也。《唐風》。人之爲言。《定本》作僞言。箋云:爲,人爲善言以稱薦之。欲使見進用也。《小雅》。民之訛言。箋云:訛,僞也。人以僞言相陷入。按爲僞譌古同。通用。尚書南譌。《周禮》注,《漢書》皆作南僞。

从言。爲聲。

段注五禾切。十七部。

詩曰:民之譌言。

段注今《小雅》作訛。《說文》無訛有吪。吪,動也。訛者俗字。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作為當云作偽,偽即譌字。

𠌶、華、蘤,花同一字,則譌亦同上二字。[一]

作為當云作偽,偽即譌字」。⑴「偽,古作為字。故「東作」「南偽(譌)」作、偽意同」。⑵○上列二說似謂:《尚書》「平秩南譌「,譌字當作偽,偽即「作為」之為之正字。「東作」與「南偽」義同。未知是否?俟質。

作為當云作偽,偽即譌字。[一]朱氏第二次筆記將「譁,謣,譌」三字併為一條訓釋,而其第一次及錢氏筆記僅有「譌」字一條,今從分釋。

譌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149頁,第4字
2陳昌治本第213頁,第7字
3黃侃手批第169頁
4說文校箋第103頁,第2字
5說文考正第96頁,第11字
6說文今釋第340頁,第6字
7說文約注第595頁,第6字
8說文探原第1379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507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61頁,第19字
11標注說文第103頁,第12字
12說文注箋第771頁,第4字
13說文詁林第3094頁【補遺】第16452頁
14通訓定聲第1988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212頁【崇文】第845頁
16說文句讀第294頁
17章授筆記第111頁,第6字
18古字詁林第三冊,第94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268頁,第1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