頫
笔顺 反馈

复制

ㄈㄨˇ

頁部 共15画 左右结构 982B CJK 基本汉字
说文解字

頁部

15画

6画

左右结构

fu

IQDM 86 、 QIDM 98

LMUOC

VRGO

31186

982B

[341534132511134] 撇、点、提、竖提、撇、点、横、撇、竖、横折、横、横、横、撇、点

頫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九上反切方矩切頁碼293頁,第18

頫低頭也。从𩑋,逃省。太史卜書,頫仰字如此。楊雄曰:人面頫。

鉉注臣鉉等曰:頫首者,逃亡之皃,故从逃省。今俗作俯,非是。

俛頫或从人、免。

附注邵瑛羣經正字:「今經典中有作俛,無作頫者。」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七反切分武反頁碼734頁,第2行,第1

俛低頭也。從頁,逃省聲。太史卜書頫仰字如此。揚雄曰:「人面頫。」

反切………頁碼734頁,第2行,第2

俗頫字從人、免。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九上反切無辨切古音第十三、十四部頁碼1676頁,第1許惟賢735頁,第1

俛低頭也。

段注低當作氐。《西京賦》。伏櫺檻而頫聽。聞雷霆之相激。薛綜曰:頫,低頭也。《上林賦》頫杳眇而無見。李善引《聲類》。頫古文俯字。

𩑋,逃省。

段注逃者多媿而俯。故取以會意。从逃猶从兔也。《匡謬正俗》引張揖《古今字詁》云:頫今之俯俛也。葢俛字本从免。俯則由音誤而製。用府爲聲。字之俗而謬者。故許書不録。俛,舊音無辨切。頫,《玉篇》音靡卷切。正是一字一音。而孫強輩增《說文》音俯四字。不知許正讀如免耳。古音在十三十四部之閒。大徐云方矩切者,俗音也。

大史卜書頫仰字如此。

段注卜或作公。誤。《匡謬正俗》引正作卜。《漢・藝文志》蓍龜十五家四百一卷。大史卜書當在其內。言此者,以正當時多作俛俯非古也。

楊雄曰:人面頫。

段注此葢摘取楊所自作《訓纂》篇中三字。以證从𩑋之意。頫本謂低頭。引伸爲凡低之偁。

俛,頫或从人免。

段注《匡謬正俗》引及小徐皆作俗頫字。篆體或改作俛。解作从人兔。以从兔聲而讀同俯爲龤。不知舊讀同免。《過秦論》。俛起阡陌之中。李善引《漢書・音義》。音免。《史記・倉公傳》。不可俛仰。音免。龜策列傳首俛。《索隱・正義》皆音免。玄應書㒳云俛仰無辨切。《廣韵》俛亡辨切。俯俛也。《玉篇・人部》俛無辨切。俯俛也。此皆俛之正音。而《表記》俛焉日有孶孶。《釋文》音勉。《毛詩》黽勉。李善引皆作僶俛。俛與勉同音。故古假爲勉字。古無讀俛如府者也。頫音同俛。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人皆謂俯即頫、俛之俗字,實則不相關。頫、俛當讀免,俯當作㾈。見前。

音與俛同。俯仰之俯正當作㾈。「人面頫」(揚雄語),又有「面靦」語,頫與靦音近,則頫即靦字耳。

人皆謂俯之正字為頫、俛,非也。頫、俛均應讀免(段亦云然)。蓋俯之正字=㾈。

人皆謂俯即頫(或俛)之俗字,實則無關。頫、俛當讀免,俯當作㾈。

頫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575頁,第13字
2陳昌治本第731頁,第7字
3黃侃手批第557頁
4說文校箋第374頁,第7字
5說文考正第351頁,第21字
6說文今釋第1266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2170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4389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874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228頁,第4字
11標注說文第364頁,第7字
12說文注箋第3025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8849頁【補遺】第17341頁
14通訓定聲第3253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758頁【崇文】第3029頁
16說文句讀第1195頁
17章授筆記第369頁,第1字
18古字詁林第八冊,第24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845頁,第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