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ㄅㄨˋ

阝部 共10画 左右结构 90E8 CJK 基本汉字
说文解字

阝部

10画

8画

左右结构

bu

形声字

UKBH

YRNL

SUJY

07627

6752

1831

90E8

[4143125152] 点、横、点、撇、横、竖、横折、横、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竖

部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六下反切蒲口切頁碼208頁,第4

異體

郶天水狄部。从邑㕻聲。

附注徐鍇繫傳:「部,屬也。部之言簿也,分簿之也。」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二反切盤五反頁碼533頁,第1行,第1

郶天水狄部。從邑咅聲。

鍇注臣鍇曰:「部,屬也;部之言簿也,分簿之也。故《吕氏春秋》曰:『黎丘北部大玄曰方州部,分部諸縣或爲四,或爲二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六下反切蒲口切古音第四部頁碼1146頁,第4許惟賢505頁,第5

郶天水狄部。

段注《地理志》天水無狄部。未詳。顧氏祖禹曰:漢天水郡,今陜西鞏昌府以東秦州之境是其地。

从邑。否聲。

段注蒲口切。四部。按《廣韵》曰:部,署也。許冣目曰:分別部居。不相雜廁。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地名。「分别部居」之部乃何字之假借,不可知。小山為部婁,即附婁。

篰(今簿字)署(書)而後分别,部當作篰。

地名也。「分别部居」之部未知為何字之借。小山曰部婁,即附婁之借,部、附疊韻。

白话解释

部,天水郡狄部所在地。字形采用“邑”作边旁,采用“咅”作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戰國文字字形從邑、咅聲。從邑,指與行政區域而言;咅聲,表示音讀。從篆文到楷書皆承戰國文字字形而來。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部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410頁,第4字
2陳昌治本第526頁,第7字
3黃侃手批第407頁
4說文校箋第264頁,第3字
5說文考正第255頁,第3字
6說文今釋第913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1579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3402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1348頁,第4字
10說文標整第161頁,第26字
11標注說文第260頁,第14字
12說文注箋第2100頁,第3字
13說文詁林第6599頁【補遺】第16980頁
14通訓定聲第823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553頁【崇文】第2209頁
16說文句讀第840頁
17章授筆記第276頁,第6字
18古字詁林第六冊,第279頁,第2字
19古字釋要第633頁,第9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