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jiǎng ㄐㄧㄤˇ

讠部 共6画 左右结构 8BB2 CJK 基本汉字
说文解字

讠部

6画

4画

左右结构

jiang

jiǎng

形声字

YFJH

IVTT

SBND

35700

6199

2918

8BB2

[451132] 点、横折提、横、横、撇、竖

讲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三上反切古項切頁碼72頁,第11

𧪿

異體

𧪿和解也。从言冓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五反切干項反頁碼203頁,第4行,第1

𧪿和解也。從言冓聲。

鍇注臣鍇曰:「古人言講解猶和解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三上反切古項切古音第四部頁碼379頁,第3許惟賢171頁,第2

𧪿和解也。

段注和當作龢。不合者調龢之,紛糾者解釋之是曰講。易曰:君子以朋友講習。《史記・虞卿・甘茂》二傳,《漢書・項羽傳》皆假媾爲講。古音同也。

从言。冓聲。

段注古項切。古音在四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或口說不可稱,講,習也。

「學之不講」,講武。講,習也。講,和解也。」⑴或謂口說不可稱;講,習也。⑵○不憭。

「學之不講」。講武,講,習也;講,和解也。

白话解释

讲,谈和,议和。字形采用“言”作边旁,采用“冓”作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篆文。篆文從言、冓聲。隸書、楷書同。「講」的本義是和解,因此從「言」為義符,表示雙方用言語進行和談。「冓」聲有兼義的功能,依《說文》,「冓」的本義是「交積材(就是把木頭交叉堆積在一塊兒)」,引申有「交互」的意思,「和解」必需交互溝通,把彼此的希望、條件提出來,互相協調,因此「講」從「冓」聲有兼義功能。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講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143頁,第15字
2陳昌治本第204頁,第9字
3黃侃手批第164頁
4說文校箋第98頁,第10字
5說文考正第92頁,第18字
6說文今釋第325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568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1325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485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59頁,第3字
11標注說文第98頁,第18字
12說文注箋第740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3015頁【補遺】第16443頁
14通訓定聲第1407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203頁【崇文】第809頁
16說文句讀第282頁
17章授筆記第107頁,第4字
18古字詁林第三冊,第53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261頁,第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