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zuò ㄗㄨㄛˋ

土部 共7画 上下结构 5750 CJK 基本汉字
说文解字

土部

7画

4画

上下结构

zuo

zuò

会意字

WWFF 86 、 WWFD 98

OOG

ODOB

88104

0976

5588

5750

[3434121] 撇、点、撇、点、横、竖、横

坐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三下反切徂臥切頁碼454頁,第5

𡋲

𡋲止也。从土,从畱省。土,所止也。此與畱同意。

異體𡊎𡊂𡉡

坐古文坐。

附注林義光《文源》:「象二人對坐土上形。」

附注《說文新證》:「甲骨文坐字,中島竦以為象人在席上而坐;李孝定贊成其說。」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六反切徂可反頁碼1067頁,第2行,第1

坐止也。從畱省,從土,所止也。

鍇注臣鍇曰:「會意。」

反切………頁碼1067頁,第2行,第2

古文𡋲如此。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三下反切徂臥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2746頁,第4許惟賢1194頁,第1

坐止也。

段注止,下基也。引申爲住止。凡言坐落,坐罪是也。引申爲席地而坐。《小雅》。不遑啓處。傳曰:啓,跪。處,居也。古謂跪爲啓。謂坐爲凥,爲處。凥俗作居。引申謂凡止箸爲坐。

从畱省。从土。

段注會意。徂臥切。十七部。

土,所止也。此與畱同意。

段注釋从土之意。从土不必土。猶畱从田不必田。皆謂所止也。故曰同意。

古文𡋲

段注今古文行而小篆廢矣。止必非一人。故从二人。《左傳》。鍼《莊子》爲坐。凡坐獄訟。必兩造也。

白话解释

坐,停下休息。字形采用“土”和省略了“田”的“畱”会义。土,是止息的地方。此与“留”是同一个意思。,这是古文写法的 “坐”字。

字形解说

《說文‧土部》:「?,止(停下歇息)也。从土,从畱省。」古人席地而坐,從土,表示歇息的地方。甲骨文「坐」字像人以膝著席,席地跪坐,臀部依附在腳跟之上。戰國楚簡「坐」字上承甲骨文,從「卩」從「工」,「工」形係㐁(ㄊㄧㄢˋ,蓆子)形的訛變。秦文字「卩」作兩人對坐之形,「工」形類化為「土」。《說文》篆文兩人相對之「ㄗ」形,與「卯」形混同,所以誤以為「从土,从畱省」。《說文》古文將左右跪坐人形,改為左右「立人」形,即楷書作「坐」的來源。漢隸承秦文字而將「ㄗ」訛變為「ㄙ」、「△」、「口」形。從甲骨文到楷書,「坐」字形構當是從二人、從土,以會「席地而坐」的意思。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

坐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899頁,第5字
2陳昌治本第1157頁,第5字
3黃侃手批第861頁
4說文校箋第603頁,第8字
5說文考正第539頁,第2字
6說文今釋第1997頁,第5字
7說文約注第3345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6700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865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358頁,第34字
11標注說文第579頁,第6字
12說文注箋第4774頁,第3字
13說文詁林第13216頁【補遺】第17987頁
14通訓定聲第1969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1195頁【崇文】第4777頁
16說文句讀第1976頁
17說文新證第908頁,第2字
18章授筆記第566頁,第3字
19古字詁林第十冊,第232頁,第1字
20古字釋要第1249頁,第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