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gōng ㄍㄨㄥ

八部 共4画 上下结构 516C CJK 基本汉字
说文解字

八部

4画

2画

上下结构

gong

gōng

会意字

WCU

CI

OZS

80732

0361

2511

516C

[3454] 撇、捺、撇折、点

公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二上反切古紅切頁碼36頁,第6

公平分也。从八从厶。厶音司。八猶背也。韓非曰:背厶爲公。

附注《說文新證》:「金文『公』字,『口』形象侈口深腹圜底之器,『八』形象提把,當為瓮之初文。甲骨文『八』形與器身分離。金文或从『吕』(宮之初文),應該是聲化。」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三反切君聦反頁碼115頁,第3行,第1

公平分也。從八,從厶。八,猶背也。韓非曰:「背厶爲公。」

鍇注臣鍇曰:「厶(音私),不公也。會意。」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二上反切古紅切古音第九部頁碼195頁,第1許惟賢86頁,第6

公平分也。从八厶。

段注八厶,背私也。今本从八从厶。凡此等从字皆淺人所增。

八猶背也。

段注鄭注《堯典》分北三苗云:北猶別也。證以韋昭《吳語》注云:北古之背字。然則許鄭之語正互相發明。分別之乃相僢背。其義相因相足。故許不云八,背也。而云猶背。鄭不云北,別也。而云猶別。凡古訓故之言猶者視此。古紅切。九部。

《韓非》曰:背厶爲公。

段注《五蠹》篇。《倉頡》之作書也。自環者謂之私。背私者謂之公。自環爲厶,六書之指事也。八厶爲公,六書之會意也。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平分,稱公侯,發聲詞,君、公雙聲。

公婆、公侯,皆發聲詞,無正字,君、公雙聲。

白话解释

公,平均分配。字形采用“八、厶”会义。八,犹如各各相背。韩非子说,与私相背,就是公。

字形解说

公字甲骨文、金文、戰國文字都從八、從口,八像提把,口像容器,本來是「甕」字的象形。甲骨文「八」不與「口」相連,金文、戰國文字中分離、結合形態都有。篆文以下改從八從厶。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

公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65頁,第5字
2陳昌治本第103頁,第1字
3黃侃手批第93頁
4說文校箋第47頁,第1字
5說文考正第40頁,第2字
6說文今釋第140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265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667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18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26頁,第13字
11標注說文第45頁,第13字
12說文注箋第370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979頁【補遺】第16279頁
14通訓定聲第179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110頁【崇文】第437頁
16說文句讀第137頁
17說文新證第86頁,第1字
18章授筆記第57頁,第2字
19古字詁林第一冊,第652頁,第1字
20古字釋要第107頁,第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