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gòng ㄍㄨㄥˋ gōng ㄍㄨㄥ

八部 共6画 上下结构 5171 CJK 基本汉字
说文解字

八部

6画

4画

上下结构

gong

gòng gōng

象形字

AWU

TC

EAO

44801

0364

2518

5171

[122134] 横、竖、竖、横、撇、点

共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三上反切渠用切頁碼80頁,第16

𠔏

異體

𠔏同也。从廿、𠬞。凡共之屬皆从共。

𦱹

𦱹古文共。

附注《說文新證》:「朱芳圃以為『共象兩手奉瓮形』。从廾奉鼎為『具』,从廾奉瓮為『共』,其理一也。瓮形省作『口』形,『口』形又訛為『廿』形。」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五反切具縦反頁碼224頁,第1行,第1

𦱹同也。從廿、廾。凡共之屬,皆從共。

鍇注臣鍇曰:「廿音入。二十共也,此會意。」

反切………頁碼224頁,第2行,第1

古文共。

鍇注臣鍇曰:「兩手共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三上反切渠用切古音第九部頁碼417頁,第2許惟賢188頁,第1

𦱹同也。从廿廾。

段注廿,二十幷也。二十人皆竦手是爲同也。渠用切。九部。《周禮》,尚書供給供奉字皆借共字爲之。衞包盡改尚書之共爲恭。非也。《釋詁》。供,歭,共,具也。郭云:皆謂備具。此古以共爲供之理也。尚書,《毛詩》、《史記》恭敬字皆作恭。不作共。漢石經之存者《無逸》一篇中徽柔懿共,惟正之共皆作共。嚴恭寅畏作恭。此可以知古之字例矣。《毛詩》溫溫恭人,敬恭明祀,溫恭朝夕皆不作共。靖共爾位箋云:共,具也。則非恭字也。虔共爾位箋云:古之恭字或作共。云或,則僅見之事也。《史記》恭敬字亦無作共者。

凡共之屬皆从共。

古文共。

段注體從小徐本。按𦱹有順從之象。癸有睽異之象。《古文四聲韵》引《說文》誤以癸爲共。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說文》,扛訓舉,數人共舉也。扛从工聲,古無三江韻,與共皆从工聲,故共、工實一字。

白话解释

共,一同使劲。字形采用“廿、廾”会义。所有与共相关的字,都采用“共”作边旁。,这是古文写法的“共”。

字形解说

「共」字甲骨文像兩手捧著甕,只不過甕形變作「口」。金文也作雙手捧持甕口朝上形。戰國文字更將「口」形變作「廿」。篆文作從廿、從廾。隸書、楷書則將從廿、從廾結合後拉平共筆而成。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

共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161頁,第1字
2陳昌治本第227頁,第7字
3黃侃手批第180頁
4說文校箋第111頁,第3字
5說文考正第105頁,第1字
6說文今釋第371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640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1487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547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66頁,第5字
11標注說文第111頁,第1字
12說文注箋第820頁,第3字
13說文詁林第3250頁【補遺】第16478頁【後編】第18180頁
14通訓定聲第192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229頁【崇文】第913頁
16說文句讀第316頁
17說文新證第177頁,第1字
18章授筆記第121頁,第3字
19古字詁林第三冊,第212頁,第2字
20古字釋要第286頁,第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