𥓓
字义 反馈

𥓓

复制

bēi ㄅㄟ

石部 共13画 左右结构 254D3 CJK 基本汉字
说文解字

石部

13画

8画

左右结构

bei

bēi

DLTF

MRWHJ

GKME

254D3

[1325125121412]

𥓓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九下反切府眉切頁碼312頁,第10

異體𥓓

碑豎石也。从石卑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八反切披移反頁碼776頁,第1行,第2

碑竪石紀功德。從石𤰞聲。

鍇注臣鍇按:古宗廟立𥓓以繋牲耳,非石也。後人因於其上紀功德,則此從石𥓓字。秦以來製也或難。臣曰:「古七十二家封禪勒石便應有𥓓,何以言秦以來有𥓓?」臣應之曰:「古雖七十二家封禪勒石,不言𥓓。七十二家之言,起于管仲,不言𥓓。《穆天子傳》曰:『天子乃紀丌迹於弇山石上。』亦不言𥓓。」又難曰:「𭄘熈《釋名》何以言起於縣棺之𥓓?」臣對曰:「起於縣棺者,葢今之神道𥓓而銘勒功德,當始于宗廟麗牲之𥓓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九下反切府眉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1798頁,第1許惟賢786頁,第4

碑豎石也。

段注《聘禮》鄭注曰:宮必有碑。所以識日景,引陰陽也。凡碑引物者。宗廟則麗牲焉。其材,宮廟以石。窆用木。《檀弓》。公室視豐碑。三家視桓楹。注曰:豐碑,斲大木爲之。形如石碑。於椁前後四角豎之。穿中於閒爲鹿盧。下棺以繂繞。天子六繂四碑。前後各重鹿盧也。諸矦四繂二碑。大夫二繂二碑。士二繂無碑。按此《檀弓》注卽《聘禮》注所謂窆用木也。非石而亦曰碑,假借之偁也。秦人但曰刻石,不曰碑。後此凡刻石皆曰碑矣。《始皇本紀》。上鄒嶧山立石。上泰山立石。下皆云刻所立石。其書法之詳也。凡刻石必先立石。故知豎石者,碑之本義。宮廟識日影者是。

从石。卑聲。

段注府眉切。當依《廣韵》彼爲切。十六部。

白话解释

碑,竖立的刻字石块。字形采用“石”作边旁,“卑”是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篆文,從石、卑聲。從「石」,指材質;「卑」表示音讀。隸書、楷書都從篆文來。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碑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616頁,第4字
2陳昌治本第778頁,第8字
3黃侃手批第595頁
4說文校箋第399頁,第5字
5說文考正第374頁,第1字
6說文今釋第1347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2300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4637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988頁,第4字
10說文標整第243頁,第19字
11標注說文第387頁,第6字
12說文注箋第3209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9350頁【補遺】第17419頁
14通訓定聲第2111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809頁【崇文】第3233頁
16說文句讀第1281頁
17古字詁林第八冊,第331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894頁,第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