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jīn ㄐㄧㄣ

巾部 共3画 独体字 5DFE CJK 基本汉字
说文解字

巾部

3画

独体字

jin

jīn

象形字

MHK

LB

LI

40227

1577

2977

5DFE

[252] 竖、横折钩、竖

巾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七下反切居銀切頁碼252頁,第5

巾佩巾也。从冂,丨象系也。凡巾之屬皆从巾。

附注林義光《文源》:「按:象佩巾下垂形。」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四反切己申反頁碼646頁,第5行,第1

巾佩巾也。從冂,丨象糸也。凡巾之屬,皆從巾。

鍇注臣鍇按:《禮》:「左佩帉帨。」帉帨,即巾也,佩之故有糸。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七下反切居銀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1426頁,第2許惟賢624頁,第11

巾佩巾也。

段注帶下云:佩必有巾。佩巾,禮之紛帨也。鄭曰:紛帨,𢂑物之佩巾也。按以巾拭物曰巾。如以帨拭手曰帨。《周禮》。巾車之官。鄭注。巾猶衣也。然《吳都賦》。吳王乃巾玉路。陶淵明文曰:或巾柴車。或櫂孤舟。皆謂拂拭用之。不同鄭說也。陶句見《文𨕖》江淹雜體詩注。今本作或命巾車。不可通矣。《玉篇》曰:本以拭物。後人著之於頭。

从冖。

段注巾可覆物。故从冖。《周禮》幂人注。以巾覆物曰幂。

丨象系也。

段注有系而後佩於帶。居銀切。十二部。

凡巾之屬皆从巾。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布帛皆从巾。

凡布帛之類皆从巾。

布帛字皆从巾。

白话解释

巾,佩带的饰巾。字形以“冂”为字根,“丨”像系巾的系绳。所有与巾相关的字,都采用“巾”作边旁。

字形解说

甲骨文之,中像佩巾的摺痕,兩側下斜像巾邊,而省略了下端的邊緣。金文、篆文、隸書、楷書承之,而未嘗改易。以上諸形,都據具體的實象造字。在六書中屬於象形。

巾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495頁,第1字
2陳昌治本第631頁,第2字
3黃侃手批第483頁
4說文校箋第318頁,第11字
5說文考正第304頁,第3字
6說文今釋第1096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1869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3890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616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195頁,第10字
11標注說文第313頁,第8字
12說文注箋第2569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7775頁【補遺】第17157頁
14通訓定聲第3158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667頁【崇文】第2665頁
16說文句讀第1024頁
17說文新證第620頁,第2字
18章授筆記第324頁,第1字
19古字詁林第七冊,第148頁,第1字
20古字釋要第745頁,第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