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bīng ㄅㄧㄥ

八部 共7画 上下结构 5175 CJK 基本汉字
说文解字

八部

7画

5画

上下结构

bing

bīng

会意字

RGWU 86 、 RWU 98

OMC

PDAO

72801

0365

1788

5175

[3212134] 撇、竖、横、竖、横、撇、点

兵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三上反切補明切頁碼80頁,第6

𠦛

異體

𠦛械也。从𠬞持斤,幷力之皃。

𠉔

異體𠈯

𠉔古文兵,从人、𠬞、干。

𠬿

𠬿籒文。

附注楊樹達《積微居小學述林》:「按:兵字从𠬞持斤,斤,兵也。或體作𠈯,从人,从𠬞持干,𠬞持干猶𠬞持斤也。……干當為古兵器之一。」

蔣注《世本》:蚩尤以金作兵器。

蔣注《路史》引《世本》云:蚩尤作五兵,戈、矛、戟、酋矛、夷矛,黃帝誅之涿鹿之野。

蔣注《太白陰經》:伏羲以木為兵,神農以石為兵,蚩尤以金為兵。

蔣注《管子地數篇》:蚩尤受葛盧山之金而作劍、鎧、矛、戟。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五反切彼平反頁碼222頁,第6行,第1

𠬿械也。從𠬞,持斤並力之皃。

鍇注臣鍇曰:「會意。」

反切………頁碼222頁,第7行,第1

古文兵從人、𠬞、干。

反切………頁碼222頁,第7行,第2

籒文兵。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三上反切補明切古音第十部頁碼415頁,第4許惟賢187頁,第6

𠬿械也。

段注械者器之緫名。器曰兵。用器之人亦曰兵。下文云從廾持斤則製字兵與戒同意也。

从廾持斤。幷力之皃。

段注補明切。古音在十部。

古文兵。从人廾干。

段注干與斤皆兵器。

籒文兵。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本兵器也,引申為兵卒。

白话解释

兵,军械。字形采用“廾、斤”会义,像双手持斧,使劲的样子。,这是古文写法的“兵”,字形采用“人、廾、干”会义。 ,这是籀文的“兵”。。。

字形解说

「兵」字從甲骨文到篆文,都作從「廾」持「斤」,為兵器的總名。但自《說文》籀文開始,在「斤」旁底下添加一橫筆,後世隸書、楷書皆從此形,並與「廾」旁合併。《說文》古文將「斤」旁訛變成從「人」、從「干」,字形較為特殊,由於「干」也是攻擊性的武器,可與「斤」旁相通。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

兵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160頁,第1字
2陳昌治本第226頁,第8字
3黃侃手批第179頁
4說文校箋第110頁,第9字
5說文考正第104頁,第10字
6說文今釋第369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637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1479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543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65頁,第18字
11標注說文第110頁,第8字
12說文注箋第818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3240頁【補遺】第16477頁
14通訓定聲第3683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227頁【崇文】第905頁
16說文句讀第314頁
17說文新證第174頁,第1字
18章授筆記第120頁,第7字
19古字詁林第三冊,第202頁,第1字
20古字釋要第285頁,第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