𠬪
字义 反馈

𠬪

复制

biào ㄅㄧㄠˋ

爫部 共6画 上下结构 20B2A CJK 基本汉字
说文解字

爫部

6画

4画

上下结构

biao

biào

ECU

BE

PVXS

20B2A

[344354]

𠬪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四下反切平小切頁碼125頁,第10

𠬪

𠬪物落;上下相付也。从爪从又。凡𠬪之屬皆从𠬪。讀若《詩》「摽有梅」。

附注饒炯部首訂:「覆手曰爪,此篆从之,象覆手持物以與人也……又,手也,此篆从之,象以又(手)承其物也。一與一承,其義為相付,故从爪、又,位于上下以指事。」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八反切平小反頁碼325頁,第1行,第1

𠬪物落上下相付也。從爪、又。凡𠬪之屬,皆從𠬪。讀若《詩》「摽有梅」。

鍇注臣鍇曰:「爪,覆手也。又:仰,手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四下反切平小切古音第二部頁碼638頁,第1許惟賢285頁,第7

𠬪物落也。

段注也字依《韵會》補。草曰苓。木曰落。引伸之凡物皆曰落。

上下相付也。

段注付,与也。

从爪又。

段注以覆手与之。以手受之。象上下相付。凡物陊落皆如是觀。

𠬪之屬皆从𠬪。讀若詩摽有梅。

段注見《周南》。毛曰:摽,落也。按摽,擊也。《毛詩》摽字正𠬪之假借。《孟子》。野有餓莩。趙曰:餓死者曰莩。詩云莩有梅。莩,零落也。丅公箸云:莩有梅,《韓詩》也。《食貨志》。野有餓𦭼。鄭氏𦭼音蔈有梅之蔈。《孟子》作莩者,𦭼之字誤。《漢志》作𦭼者,又𠬪之俗字。《韓詩》作𠬪是正字。《毛詩》作摽是假借字。鄭德作蔈,亦假借也。《鄭風》。風其漂女。毛曰:漂猶吹也。毛意漂亦𠬪之假借。平小切。二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孚與𠬪寶一字,猶符作票,莩讀殍,輕唇作重唇也。

𠬪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248頁,第3字
2陳昌治本第331頁,第4字
3黃侃手批第259頁
4說文校箋第164頁,第7字
5說文考正第156頁,第7字
6說文今釋第556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958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2265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806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99頁,第1字
11標注說文第160頁,第12字
12說文注箋第1242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4347頁【補遺】第16652頁
14通訓定聲第1273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330頁【崇文】第1317頁
16說文句讀第482頁
17說文新證第326頁,第1字
18章授筆記第171頁,第1字
19古字詁林第四冊,第337頁,第1字
20古字釋要第413頁,第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