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ㄌㄧˋ

刂部 共7画 左右结构 5229 CJK 基本汉字
说文解字

刂部

7画

5画

左右结构

li

会意字

TJH

HDLN

MFKD

22900

0448

3291

5229

[3123422] 撇、横、竖、撇、点、竖、竖钩

利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四下反切力至切頁碼134頁,第20

利銛也。从刀。和然後利,从和省。《易》曰:「利者,義之和也。」

𥝤

異體𥝢

𥝤古文利。

附注屈翼鵬《殷虛文字甲編考釋》:「按,利當是犂之初文。從禾,從刀。其小點當象犂出之土𠙹也。」

附注《說文新證》:「甲骨文从刀(或从勿,勿為以刀割物之意,與从刀同意)割禾,引申有銛利之意。其後或从刀、或从勿、或从刃(未必是刃字,可看成刀字加點的繁化)、或从爪(或必是爪字,實亦勿字省體)。秦文字以下都从刀。」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八反切桺嗜反頁碼348頁,第4行,第3

𥝤鋸也。從刀,和然後利,從和省。《易》曰:「利者,義之和也。」

鍇注臣鍇據曰:「義和即利也,會意。」

反切………頁碼348頁,第5行,第1

古文利。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四下反切力至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711頁,第4許惟賢317頁,第2

𥝤銛也。

段注銛者,臿屬。引伸爲銛利字。銛利引伸爲凡利害之利。

刀和然後利。从刀。和省。

段注依《韵會》本。《毛傳》曰:鸞刀,刀有鸞者。言割中節也。《郊特牲》曰:割刀之用而鸞刀之貴。貴其義也。聲和而後𣃔也。許據此說會意。力至切。十五部。

易曰:利者義之和也。

段注又引《易・說》從和省之意。上云刀和然後利者,本義也。引易者,引伸之義也。

古文利。

段注葢從刃禾。

白话解释

利,铦,金属农具。字形采用“刀”作边旁。谐和而后各有所利,所以采用省略了“口”的“和”。《易经》上说:“利益,是道义相 和的结果。”

字形解说

甲骨、金文從禾、從刀,表示用刀收割農作物。刀旁或增添禾穗,構形寫得像「勿」,就是《說文》古文從勿的來源。又因為「刀」和「刃」語義相近,戰國文字中「利」字所從刀旁,或改從刃。篆文、隸書、楷書從禾、從刀。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

利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267頁,第14字
2陳昌治本第358頁,第5字
3黃侃手批第278頁
4說文校箋第178頁,第9字
5說文考正第168頁,第9字
6說文今釋第602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1057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2459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879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107頁,第12字
11標注說文第175頁,第4字
12說文注箋第1374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4626頁【補遺】第16690頁
14通訓定聲第2320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359頁【崇文】第1433頁
16說文句讀第527頁
17說文新證第352頁,第2字
18古字詁林第四冊,第523頁,第2字
19古字釋要第441頁,第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