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báo ㄅㄠˊ

雨部 共13画 上下结构 96F9 CJK 基本汉字
说文解字

雨部

13画

5画

上下结构

bao

báo

形声字

FQNB

MBPRU

FVRY

10712

7192

1702

96F9

[1452444435515] 横、点、横撇/横钩、竖、点、点、点、点、撇、横折钩、横折、横、竖弯钩

雹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一下反切蒲角切頁碼384頁,第18

雹雨冰也。从雨包聲。

𩅟

𩅟古文雹。

附注段玉裁注:「(古文雹)象其磊磊之形。」

附注《說文新證》:「甲骨文从雨,下象雹形,為合體象形。」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二反切別卓反頁碼932頁,第6行,第2

𩅟雨仌也。從雨包聲。

鍇注臣鍇按:《西京雜記》:「陰气脅陽,氣爲雹。」

反切………頁碼932頁,第7行,第1

古文雹如此。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一下反切蒲角切古音第三部頁碼2287頁,第6許惟賢995頁,第8

𩅟雨仌也。

段注仌舊作冰。今正。雨仌,謂自上而下之仌也。曾子曰:陰之專氣爲雹。《劉向》曰:盛陽雨水。溫暖而湯𤍽。陰氣脅之不相入。則轉而爲雹。故沸湯之在閉器而湛於甘泉則爲冰。此其驗也。《左氏傳》曰:聖人在上。無雹。雖有,不爲災。

从雨。包聲。

段注蒲角切。古音在三部。

古文雹如此。

段注象其磊磊之形。

雹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759頁,第6字
2陳昌治本第968頁,第8字
3黃侃手批第730頁
4說文校箋第503頁,第1字
5說文考正第455頁,第11字
6說文今釋第1673頁,第4字
7說文約注第2830頁,第3字
8說文探原第5667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439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301頁,第22字
11標注說文第483頁,第10字
12說文注箋第4033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11343頁【補遺】第17726頁
14通訓定聲第1102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1002頁【崇文】第4005頁
16說文句讀第1640頁
17說文新證第816頁,第1字
18古字詁林第九冊,第337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1064頁,第3字